【大紀元2011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芳編譯報導)在加拿大出生的、包括年幼時來加拿大的有色族裔人群,他們的工資收入明顯少於與他們資歷相當的白人。這可能是他們從父輩那裏得到從事高薪工作的機會少。另一原因可能直接就是岐視。有色人種孩子比白人孩子上大學的比率高,但是他們的工資與他們的白人同事比,明顯少了一截。
有色人種的薪水比資歷相同的白人少
據Simon Fraser大學的經濟學家潘達克(Krishna Pendakur)稱,加拿大出生的有色人種男性,比有相似教育背景和經驗的白人男性少掙18%,女性收入差距則是3%。潘達克說,事實上,白人與有色族裔進入高薪階層的機會並不均等,工資差距已從1970年開始加大。加人自稱是日益增長的宜人的多元社會形象,但工資的差距與之不符。為此,加人還需較長時間去爭取公平。
世界經濟公司的格蘭地(Patrick Grady)在最近的調查報告中稱,關於移民孩子的工作情況,對加拿大的未來是個大問題。他說,似乎大量有色人群進入廉價勞動市場,這將造成社會緊張局勢。格蘭地指出,人們不希望與白人有同樣教育水平、畢業於同樣學校的有色族裔移民遭受廉價處理。
荷蘭集團公司42歲的高級品牌經理漢德森(Rakhi Henderson)稱,她從印度來加拿大時只有4歲,她記得她當地質學家的父親總是報怨工資差距,很多工作機會離他而去。漢德森的情況遠遠不同,但是,她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的具有相似資歷的白人同事掙得比她多,沒比她多甚麼資本,卻升職很快,而她被落在後面,少數的升職機會也與她無緣。漢德森稱,她目前年薪6位數的職位也是剛得到的。她的老闆手下有一半的有色族裔員工,她說,她會很公平地對待他們。
不同有色族裔工資差異不同
滑鐵盧的經濟學家斯庫圖爾德(Mikal Skuterud)在研究中發現,不同有色族裔人群的工資與白人比也有差距。父母是移民的華裔加拿大人有8%的工資差距,南亞裔的工資差距是13%,黑人工資差距則是19%。
潘達克還指出,不同地區的有色人種與白人的工資差距也不同。多倫多是15%,蒙特利爾是30%,而溫哥華則少於10%。
私立企業工資差別大
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公務員行業,有色人種男子與白人男子的工資差距僅3%,而私立企業的工資差距則高4倍。
斯庫圖爾德表示,很難知道在公共政策上關於收入的數據。平均來講,有色人種移民的孩子的情況還行,如果就他們中的個人情況而言,掙錢卻不如他或她的大學同班白人同學,這種差別非常不公平。斯庫圖爾德還指出,工資差距在一些族裔的後代中會減小,但並沒有消失。
站在經濟學家角度,潘達克不希望政府對勞動力市場進行干預,但是政府有必要對私立企業擴展用工公平的法律。潘達克引用經濟學家奧裡歐普羅斯(Philip Oreopoulos)的研究舉例,應聘簡歷中,申請人是英國及周圍國家的姓名,得到面試的機會比那些是中國人或印度人名字的申請人多40%。他說,這種工資上的巨大差距在增加而不是減少,他建議需要採取措施,使私立企業承擔更多積極的公眾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