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水遭汙染 美港限日食品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報導】(中央社東京2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受地震重創核電廠輻射外洩,東京自來水已遭汙染,今天宣布驗出放射性碘含量超標,而國際對輻射汙染的憂慮也日增,美國和香港已先後限制日本食品進口,南韓也考慮跟進。

在地震和海嘯中遭重創的福島第一核電廠(Fukushima Daiichi),今天再度冒出黑煙,打斷試圖恢復控制電廠情況的計畫。

日本核能安全監督機構「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官員表示,在福島第一核電廠3號反應爐竄出黑煙前2小時,核電廠的輻射量為435微西弗,發現冒煙後測得的輻射量則降至283.7微西弗。不過和過去數天的情況相比,前述兩個數值都高得異常。

3號反應爐機組冒出黑煙後,工作人員撤離現場。工程人員甫讓廠內6具反應爐機組全恢復供電,3號機組控制室昨天在災後首度恢復照明。為防反應爐過熱而前往灌水的消防人員,也被迫撤離電廠內部分區域。

東京自來水輻射量超標的消息曝光前,美國已禁止自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地區進口乳製品和其他產品。

香港率先追隨美國腳步,今天下令禁止進口在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和千葉等5縣製造或收割的食材和水,包括牛奶、飲料、奶粉、水果、蔬菜、野味、肉類、禽類製品、蛋和水產品在內。

南韓衛生官員今天表示,鑑於輻射污染憂慮,政府正考慮禁止自日本地震受創核電廠鄰近地區進口食品。

南韓食品藥物管理局(Korea 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表示,若實行進口禁令,將適用於福島、茨城、櫪木和群馬4縣。目前不清楚是否所有農產品都會受影響,或僅有特定食品。

不過食品去年僅佔日本總出口的0.6%。

日本也針對11日強震和海嘯造成的龐大經濟衝擊進行評估,表示可能損失高達25兆日圓(約3090億美元),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兩倍,也是美國在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風災中損失的將近4倍。

地震與海嘯重創日本東北岸後,已證實罹難的人數增至9487人,至於被官方列為失蹤的1萬5617人,當局也認為幾無生還希望。

日本早已禁止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地區輸出農產品,該地區自發生日本近1世紀最嚴重的天災以來,不斷有輻射外洩,還發生一連串氣爆和火災。

法國敦促歐洲聯盟(EU),也應針對日本這座太平洋岸核電廠發生緊急事故而管制日本食品進口。日本工程師正奮力阻止過熱的反應爐熔毀。

東京都政府官員表示,市內1處地區的自來水取樣驗出每公升含210貝克(becquerel)的碘131。這超過日本法定建議嬰兒飲水每公升不得超過100貝克的2倍。消息傳出,東京股市應聲下挫1.6%。

東京都政府建議全市各地居民,在接獲進一步通知前,避免使用自來水沖泡嬰兒奶粉。

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下令,禁止第一核電廠週遭地區對外運送未經防護處理的牛奶和蔬菜,包括綠花椰菜、甘藍菜和荷蘭芹在內。第一核電廠位於東京東北方約250公里處。

官員表示,福島和附近茨城、櫪木和群馬3縣的農產品都暫停對外輸出,另外6縣則加強農產和水產品的輻射監測。

新的檢查區域擴及埼玉和千葉,這兩縣也屬於人口超過3000萬的東京都會區。

日本厚生省表示,福島縣的11種蔬菜驗出輻射量大幅超出法定限制。

厚生省指出,其中1種葉菜的放射性銫含量達8萬2000貝克,是法定限制量的164倍。

厚生省表示,民眾若每天食用100克的前述遭汙染蔬菜,約10天的攝取量就相當於一般1年暴露在自然環境中所接觸到的輻射量。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表示:「即使食用這些食物,短時間內並不會危害健康。但不幸的是,這個情況預料會長期持續,我們要求從初期階段就停止輸出這些產品,最好盡量避免攝取這些食物。」

即使現階段的短期風險有限,科學家以1986年的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Chernobyl)事故為例提出警告說,某些輻射粒子會隨著生物食物鏈累積,在自然環境中會存在數十年。(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相關新聞
輻射外洩傷中樞神經 嚴重恐致死  
菅直人:輻射外洩 居民勿外出 
菅直人宣佈輻射外洩 日面臨核災難
阻止輻射外洩惡化 日陸空並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