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路走來,一邊與「頭腦的惡習症」奮戰,一邊看著許多人的症狀,從這些經驗裡可以斷定一件事:頭腦的惡習症與身體的惡習症一樣,只要改變習慣,任何人都能改善症狀,甚至可以反而讓思考更加活性化。
我可以用親身經歷保證,習慣比才能更加重要。
經營顧問的工作,就是對客戶提供「思考」這樣的附加價值。配合各個專業領域,思考策略,思考系統,思考市場反應,並解決問題。
我自己,也一直都在思考人或組織的問題。其中有幾年甚至在思考我應該怎麼看待人,又該怎麼加強思考能力。
就像之前所說的,雖然我在許多企業舉辦過「思考力強化研習」,但其中有許多研發部門的工作人員或工程師,甚至是顧問,也就是所謂「頭腦很好的人」。
如果要說有什麼理由讓我有東西可以提供給這些人的話,那就是因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思考」。強化某方面,變成一種習慣之後,就會學到這個技能了。
就算是這麼平凡的我,也有三個刻意養成的習慣:
˙認真投入事務的習慣
˙學習的習慣
˙徹底思考的習慣
就是這三個習慣。
前面兩個習慣,應該是因為我從國中開始學習柔道、棍法、空手道等等武術,持續二十年以上的練習而學到的。所謂的「認真投入」,就是指全心全力打擊的意思。也就是對每一拳、每一腳都投入一切的集中力。
至於「學習的習慣」,並不是單純的學習技巧,而是學習「學習的方式」。
(1)如果不練習到某個程度就學不會這個技巧;同時 (2)反覆練習量會影響技巧品質,因而產生品質轉換;(3)不要否定自身行為所帶來的結果,要當成回饋並誠心接受;最後是 (4)向他人學習。我透過武術學會了這些事情,它們也正好可以用在商業技巧上。
除了上面兩個習慣之外,我再加上「徹底思考的習慣」,而真正開始刻意實踐這三個習慣,應該是從踏進顧問業界開始吧。
像之前所說的,在兩天內與二十名左右的參與者一邊討論一邊研究,持續個十五年的話,是能夠學到很多東西的。
總計超過兩萬兩千人的參與者裡面,不只有日本人,也有歐美或亞洲其他地區的人,而年齡與職業也五花八門。
真的可以說,我是與形形色色的人們進行雙向的意見交換與前提交換,而這也讓我養成「邊學邊想」、「邊想邊學」的習慣。
當今的日本除了企業社會之外,還有其他許多問題浮上檯面,而且都沒有被妥善解決,只是一味拖延,讓人看見一個不停發生相同問題的糟糕情況。
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思考關機」與「思考不周」這種狀態的蔓延,而造成這種狀況的,正是「頭腦的惡習症」。
日野原醫師說過:「要改變習慣並不容易。但是想改變習慣,無論什麼年紀都能重新開始。」改變思考習慣也正是如此。
那麼,就開始讓我們看看「頭腦的惡習症」的真面目吧。@(待續)
摘編自 《思考不關機:七個習慣、兩種模式、三個基本動作,活化你的思考力》 臉譜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