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曹景哲東京報導)2月以來,日本媒體做的各種民調顯示,菅內閣的支持率已經降到了20%左右,達到了菅內閣的最低點。面對日本政府走馬燈似的換首相,民眾普遍對政治不信任的現狀,東京青年會議所2月22日邀請了前首相安倍晉三和獨立智庫代表青山繁晴,討論如何讓日本再生,日本未來的走向。
日本要再生 提高生產力最重要
前首相安倍晉三在演講中說,現在很多人擔心日本的巨額國債是否會引起經濟危機,不過日本國債的95%都是日本人自己擁有的,並都是用日圓來支付的,應該不會出現無法支付的情況。
關於解決財源的途徑,目前日本討論最多的是提高消費稅,但安倍則認為提高消費稅只是權宜之計,更主要的是如何提高生產力的問題。只有提高生產力,才能保證長期國庫收入的穩定。
如何提高生產力應該是當前政府最優先考慮的問題,而不要把精力都用到提高稅收來增加國庫收入方面。更多的投入到科技方面,產生更多的諾貝爾獎得主,才能保證日本在科技界保持優勢。
關於日本安保和沖繩美軍基地問題,安倍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修改日本憲法。他認為,目前的憲法是在美軍佔領下根據美軍的意願製定的,一些條文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國家安保情況,需要修改後,才能更順暢地解決美軍基地和日美安保問題。他還指出,日本2007通過了修改憲法方法相關法律,為修改憲法在法律上鋪平了道路。
要建立國家理念 不能只追求利益
日本獨立智庫代表青山繁晴在演講中呼籲,日本青年要建立國家理念,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目前日本和亞洲的關係在不斷加深,但日本不能只把目光盯在中國,中國的市場可以是日本的其中一個選擇,不應該是唯一的。
日本不能只和亞洲,也應該和非洲、南美洲建立廣泛的自由貿易聯盟。日本對中國的巨額投資,不僅不能改變中國的現狀,反而不得不和那裡的「黑色經濟」同流合污。這樣的情況和日本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目前的日本教育讓人們只追求經濟利益,不考慮國家和正義,這樣的教育方式必須改變。
本次演講會是東京青年會議所2月例會舉辦的國家再生論壇的一部分,東京青年會議所是日本青年會議所的東京分部,面向25歲到40歲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