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12月04日訊】大陸食品造假問題猖獗,近日,在重慶市的水產市場,有關部門查獲逾900公斤仿鮑魚,另有大批仿魚翅,該批仿真食品僅由魚膠、水、大豆和魔芋等合成的低價貨色,價格便宜,惟中低檔餐館、酒樓為降低成本,竟以假亂真,將售價10元人民幣的仿鮑魚當真貨賣,價格高達200元一份。
檢獲鮑翅全屬三無產品
據港媒報導,早前重慶有市民在酒樓品嚐魚翅、鮑魚後,感到口味不妥,懷疑食肆「舢舨充炮艇」,以次貨充好貨。11月29日,工商部門檢查主城區水產品主要集散地,在當地三大水產市場內共11家水產品經營戶,發現大量「合成魚翅」、「素鮑魚」,全屬三無(無標註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
在另一間商舖發現的「日本深海鮑魚」,商標下方明確標註了「仿真」二字,產品配料中含有大豆蛋白、海藻提取物、卵磷脂等;而部份仿鮑魚則以大豆、海藻、魔芋製成。並在30日,查獲仿鮑魚3,318袋,總重量達902公斤。另有三無「合成魚翅針」508袋,約254公斤。
10元仿鮑魚賣200元一份
報導稱,這些魚翅均是由魚膠、水、葡萄糖等合成,仿真鮑魚則是用大豆、海藻、魔芋做成。基本都是素的,批發價每斤由10元至40元,但酒樓為了提升菜品規格、降低成本,於是採用假冒鮑魚、魚翅做成菜品,當真鮑魚、魚翅出售,價格可賣到每份200元或以上。
這些假貨經過廚師烹調後,普通食客從口感上根本無法判斷真假。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楊位醒亦稱:「本港鮮有以假當真情況,惟罐頭或乾鮑價錢有別,不排除有類似混淆情況,但相信兩者可從口感區別。」
據悉,合成魚翅為增加咬勁和黏性,還會加入瓊脂和其他添加劑,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害。而部份餐廳更會加入各類增味劑、香精、色素烹調仿鮑魚,進食易傷害人體肝腎。
(責任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