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 一代文化偶像卓別林逝世

人氣 23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岳青綜合報導)歷史上的今天,馳名世界的喜劇大師卓別林爵士(Chaplin Jr.,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逝世。卓別林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與巴斯特·基頓、哈羅德·勞埃德並稱為「世界三大喜劇演員」。卓別林頭戴圓頂禮帽、身穿禮服、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八字步的滑稽模樣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這一形象成為其喜劇片的標誌,風靡歐美20餘年。34年後的今天,人們依然對他的代表形象記憶猶新,歡笑中能體會著淡淡的悲傷。

卓別林的早年

卓別林的全名是,小查爾斯·史賓賽·「查理」·卓別林(Sir Charles Spencer “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卓別林誕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貧民區。他的父母都是藝人,經常在倫敦的遊藝場裡演出。後來父母離異,他和哥哥隨母親生活。由於勞累,母親染上喉炎,卓別林五歲那年,母親在一次演唱時,由於嗓音過於微弱,被觀眾哄下了舞台。管事讓卓別林代替母親演出,沒想到觀眾卻大為欣賞,報以熱烈的掌聲。卓別林就這樣第一次登上了舞台。

1896年他的母親失業,兄弟兩人被送入一個收養孤兒的學校。卓別林12歲半時,父親酗酒去世,母親患病被送入精神病院。7年後,他離開了孤兒學校,成了一名流浪兒。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小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曾在一個馬戲團裡當過雜技演員。

1907年,卓別林被倫敦專演滑稽啞劇的卡爾諾劇團錄用,他刻苦訓練,精益求精,把雜技、戲法、舞蹈、插科打諢、令人發笑的憂鬱和讓人流淚的笑巧妙而自然地融為一體,初步形成了他後來的那種獨特的啞劇風格。幾年過去,卓別林成了卡爾諾劇團的台柱,獲准到法國和美國等地演出。

流浪漢的喜劇形象

卓別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似流浪漢,內心則一幅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枴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形象。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自己的電影。

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台演出到他88歲高齡逝世,他在娛樂業從事了70多年的藝術生涯;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到了電影工業的世界頂端。他本人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

作品及特點

從1919年開始,卓別林獨立製片,此後一生共拍攝80餘部喜劇片,其中在電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卓別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對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辛辣的諷刺。

卓別林的角色也在「自樂」中永不言棄——《淘金記》中他煮鞋子當雞吃,《銀行》中他抱著拖把在吻,《流浪漢》中他在牛尾巴上擠牛奶……所有這些自我逗樂的情形,在喜劇背後透著的是一種苦澀,在艱辛背後透著的是一股力量。無論處境多糟糕,他從不放棄面對生活的勇氣,時刻堅守著自己的人格尊嚴和與命運抗爭的不屈精神。

政治傾向

從1914年至1952年,卓別林始終住在美國,但是他一直保持著他的英國國籍。卓別林的政治觀點始終傾向左派,在麥卡錫主義時期(1950年代初,由美國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發動的美國全國性反共「十字軍運動」,他被指責從事「非美行為」,懷疑傾向共產黨。1952年,他因此被迫離開美國,定居瑞士。

在大蕭條前卓別林的無聲電影的政治性不強,他的流浪漢的角色只不過是貧困,有時與法律發生衝突。卓別林1930年代的電影就非常政治化了。《摩登時代》描述了工人和窮人在工業社會中的不幸狀態。1940年的《大獨裁者》最後的一段演講批評了民族主義受到了強烈的反對。1947年的《凡杜爾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評資本主義,在許多美國城市裡發生了抗議這部影片的事件。1957年卓別林在歐洲拍攝了《紐約王》,使用幽默的手段來諷刺五年前導致他被迫離開美國的政治事件。這部影片後卓別林不再對拍政治性電影感興趣,他說喜劇演員和小丑應該不需要政治性,應該「站在政治之上」。

卓別林的晚年

1972年,卓別林重回到好萊塢,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稱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1975年3月9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別林不列顛帝國勳章,由此將他提升為爵士。1931年和1956年就已經有人提名將卓別林封為爵士了,但當時的保守派政府反對此舉。

1977年聖誕節,卓別林在瑞士沃韋中風逝世,享年88歲。他被葬在沃州科西埃-蘇爾-沃韋的墓地中。

1978年3月1日有人盜走了卓別林的遺體並以此試圖向他的遺屬要錢。但是盜墓者被捕,十一週後他的遺體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尋回。今天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美國一教授發現卓別林的未公開膠片
瑞士日內瓦湖畔 卓別林故居可望成立博物館
關於卓別林的幽默
英政府曾阻止對卓別林封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