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劍鋒:貧困線標準的提高與政府扶貧的實質

酈劍鋒

人氣 3
標籤: , ,

【大紀元2011年12月02日訊】11月29日,國務院扶貧辦在北京召開2011年度全國扶貧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研究《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並對明年扶貧工作做出部署。不出所料,會議將中國貧困線的標準大幅度提升,提高到2,300元。

據悉,中國的扶貧標準,1986年是206元(稱「絕對貧困線」),2000年865元,2007年785元,到2008年,調整為1,067元,將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合一。此後,2009年~2010年上調至1,196元。

由1,000多元增加到2,300元,單純看數字,增加了92%,力度、幅度都挺大。但仔細分析,我們又不能高興得太早。

(1)貧困人口幾乎會直線增加。

雖然政府公佈現在貧困人口是2,688萬人(指2010年,比2009年減少909萬),但很多年前政府的數字就始終是2000~3000多萬不等,那時貧困線標準更低。今天一下子提高到2,300元,無疑會使貧困人口絕對上升一大截,大概會呈倍數增加,所以政府的數字就像統計局的公報一樣,不足為憑。按照聯合國的估算,大抵也在2億人左右,僅次於印度。

(2)政府拿甚麼繼續支撐扶貧?

從1986年開始的扶貧工作,一個最主要點就是給錢救濟,每年都給貧困縣一大筆相當可觀的扶貧資金,故人們稱之為「輸血」。這種「輸血式扶貧」不僅增加了那些貧困地區的依賴性和惰性,從根本上說也不是長久之計。

有人說,不是有很多政策性優惠嗎?可以利用來發展經濟等。其實,有的地方可以,但也有很多地方不行,因為資源、地理條件等都是固定不變的,加上這麼多年的開發,土地、資源大概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許多農村的荒山、土地都賣了(對外稱是租或承包),因此,不是說有錢就能蓋樓設廠,也不可能全國到處都是工廠林立。

再者,國家的扶貧款是給貧困縣政府,不會直接進到農民手裡。連救濟的物資都要經過地方政府層層過手,救濟的錢都層層拔毛,你說老百姓究竟能受益多少?就是建廠子,相對於我國8億農村人口,能安置幾許?普通平民又怎麼能擠進去?這些在目前看來都是疑問。

(3)政府扶貧的實質,主要還是解決一個溫飽的問題,以讓大家不餓為前提。

所以,胡錦濤在這次扶貧大會上講話時,把到2020年扶貧開發的總體目標定為:「穩定實現扶貧對像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
60年來,人民的吃飯穿衣都成問題,想必這肯定不值得炫耀,政府的目標與基點也太低。一年2,300元,平均每月191元,每天6.4元不到,相當於1美元,這在21世紀的今天,還能拿得出手講得出口嗎?一天6元錢的標準,能不能吃上飯都是問題。

我們再從另一面算一算。2010年,政府共投入扶貧資金222.68億元,今年增加到270億,以2,688萬貧困人口計,假使這部份資金分攤下去(實際上扶貧資金歸地方政府支配,絕對不會把錢分下去),人均不過1,000元左右。試想,這一千元錢是多還是少?我們在這裡只是計算農村,如果把城市下崗失業待業和低收入人群包括在內,情況就更不可想像了。

(4)為甚麼把標準定得那麼低?

從2000年到2010年,貧困線由865元調到1,196元,10年增加331元,每天增加不到區區1角錢,這是一個甚麼概念?扣除物價上漲的因素,這又是甚麼概念?「扶貧」由此可見一斑。

對政府來說,定高了會導致貧困人口一大堆,必然影響官員政績,有損黨和政府形象,還意味著政府要多掏腰包。所以,只能往低了定目標。這樣看來,所謂的「扶貧」只是政府的「政治扶貧」、「面子扶貧」而已!把它當作一個政府的「形象工程」也不為過,因為它不是真正真心地幫助受窮者。

(5)為甚麼還有那麼多中國人至今貧窮?

這是一個既令人沉痛辛酸又不能迴避的話題。怎樣看待貧窮落後?中國人民的貧窮是怎麼造成的?這個問題作為中國人今天都應該清楚。

1986年全國有273個國家級貧困縣,1988年328個,2001年有592個,10年來這個數量一直未變。全國共1,600多個縣,加上縣級市大約2,000個(不包括市轄區),很難想像貧困縣的比例如此之大,貧困人口如此之多(至於究竟有多少誰也不知道)!無論貧困線標準怎麼提升,我們也高興不起來。

從另一方面看,貧困人口的大量存在,在中國並非甚麼天方夜譚。在一個專制獨裁的社會,在一個全體人民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在官場貪污腐敗遍地,在「財政稅收」每年都數千甚至數萬億增長,在政府每到年底都要突擊花錢幾萬億的國家,你說人民還能富裕嗎?

相關新聞
港報:富豪榜之外 中國更需要富豪扶貧榜
借中國扶貧計畫吸金 魏思玉被控騙牙醫600萬
大馬奇女子《血染棉花地》延續中國扶貧故事
豪華轎車越賣越多 中國貧富差距惡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