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敞篷車 Chevrolet Camaro SS

人氣 376

【大紀元2011年10月08日訊】「大黃蜂」是美國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中最為著名的汽車角色之一,而扮演「大黃蜂」的原型則是Chevrolet(雪佛蘭)的Camaro。從1966年問世至今,Camaro一共推出了五代車型,總銷量過百萬,與Ford Mustang(福特野馬),Pontiac(龐迪克)GTO等車型並稱為美式跑車的精神領袖。該車型2002年以後一度停產,復產後隨著《變形金剛》的熱映,Camaro轎車再次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不但攪動了無數中老年的懷舊情懷,同時也令眾多青少年追星族躍躍欲試。藉此良機,Chevrolet在洛杉磯汽車展上推出了Camaro轎車的敞篷版,並於2011年2月上市銷售。


2011 Chevrolet Camaro敞篷車。(攝影: 林豪夫 / 大紀元)

試駕敞篷Camaro為SS版,雙門設計,明黃色的車漆,配以從引擎蓋延伸至行李箱後蓋的黑色條紋,簡直就是「大黃蜂」的現實版。比起電影裡1976年的老款Camaro,新鮮出爐的敞篷Camaro配置更為強大先進: 6.2公升V8引擎,最大輸出功率426匹馬力;6速自動變速箱……當然這是加強型SS版,而標準版LT版則配備V6引擎,最大輸出功率312匹馬力,配置6速手動變速箱。


6.2公升V8引擎,最大輸出功率426匹馬力。(攝影: 林豪夫 / 大紀元)

敞篷Camaro的設計師與工程師在頂篷上下了一番功夫。首先,頂篷採用纖維材料製作,縫製精良,中有隔音海綿,隔音效果固然不及硬頂車,但在軟篷車中表現上佳。其次,其支撐關節拋棄常用的鋁合金構件,轉而使用複合材料,配合高超的縫合工藝,車頂平滑、張力十足,保證了車頂線條的平滑。


(攝影: 林豪夫 / 大紀元)

開啟車頂非常容易。在風擋上方中央位置有一鎖緊把手,只要轉動把手解鎖,再按下鍵鈕,Camaro會先降下邊窗,然後軟篷會徐徐打開,收折成「Z」字型置於車後,整個過程持續約20秒鐘。關閉過程則與之相反。令人稱道的是,所有操作單手即可完成,用戶無須先泊車再進行開、關操作。

一般而言,為彌補敞篷車結構上的缺失,工程師一般會將懸掛系統做「軟」,而雪佛蘭的工程師在汽車性能上不妥協,採取強化車體結構等方法,令敞篷版Camaro加速、路控等駕乘表現依然上佳。


Camaro 的配置在豪華程度上還欠缺一些。(攝影: 林豪夫 / 大紀元)

為克服敞篷車引擎蓋板和方向盤易振動的通病,敞篷Camaro 在引擎室、變速箱支撐架、車底等處增設加強支架,從而使敞篷Camaro在各種駕駛環境中的表現更趨穩定,使駕乘者更添信心,再配以彪悍的強力引擎,在賽道上的表現也不遑多讓。

敞篷Camaro 6.2公升的引擎確實給力,加大油門,Camaro 就像是霹靂火,應聲而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不過對油耗要有心理準備,實際油耗筆者沒有仔細計算,但與廠家給出的10.9升/百公里的混合油耗相去甚遠,不知道是否與我走過幾趟山區(Burnaby Mountain)有關。

沒開Camaro之前,不知道Camaro有如此眾多的擁躉。筆者泊車期間,曾有保安趕來欣賞,談及70年代他在德國學習期間購買此車的經歷;無獨有偶,另一位記者駕駛此車時也有人主動與其大談車經,並向其展示自己當年擁有的陳年Camaro照片。筆者駕駛此車時,每每被人上下打量,甚至鳴笛表示祝賀。

安全方面,Camaro標配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牽引控制系統TC、六隻安全氣囊,倒車雷達等設備。


(攝影: 林豪夫 / 大紀元)

說到不足,Camaro 的配置在豪華程度上還欠缺一些:空調沒有數字溫控;剎車盤不是通風設計;上下車時駕駛坐椅不能自動移動;電子設備的液晶顯示過於粗糙,像上個世紀的產品……不過情有可原:Camaro更像是桀驁的西部牛仔,硬讓他穿上禮服,或許會不倫不類。

最便宜的敞篷Camaro 1LT 起價33,995加元,運動版2SS起價47,835加幣。拉風的外觀,強勁的動力,合理的價格,敞篷版Camaro確實另人心動。對我來說,影響我購買Camaro的唯一因素是要過心理關:這車回頭率太高,我有點受不了。 ◇

(責任編輯:鍾義雲)


2011 Chevrolet Camaro敞篷車。(攝影: 林豪夫 / 大紀元)

相關新聞
紅色閃電 2011 MAZDASPEED3
小型轎車新排名 本田Civic幾乎墊底
平凡中跑出 2011 Toyota Corolla S
凱迪拉克也能跑  Cadillac CTS Coupe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