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應器提高生活品質

——專家談建立無所不在的感應器 拯救生命 為人服務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呂海聖塔克拉拉報導)二零一一年美臺高科技論壇(US-Taiwan High Tech Forum)10月15日在聖塔克拉拉舉行。由北美臺灣工程師協會主辦﹐矽谷台美產業科技協會協辦的論壇﹐以連接世界無所不在的感應器為題。北美臺灣工程師協會硅谷分會會長郭惠沛介紹﹐會議目的主要旨指如何使感應器增進人們的生活品質。

郭惠沛舉例﹕感應器可以觀察老人的生理狀況是否正常﹐然後通過機製自動呼救﹔又如﹕受大腸桿菌感染的菠菜﹐目前只能在上市後﹐出現問題時人們才會知道﹐如果有專門感應器﹐可在農場就地發覺﹐既拯救生命﹐又節省金錢﹔他又舉例﹐最近在明尼蘇達州發生橋樑倒塌事件﹐如果橋樑裝有感應設備﹐可事先發出警告讓人知道。


二零一一年美臺高科技論壇。(攝影﹕呂海/大紀元)

北美臺灣工程師協會硅谷分會會長郭惠沛。(攝影﹕呂海/大紀元)

主旨發言人惠普研究部副總裁Prith Banerjee介紹﹐地球中央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for the Earth, CeNSE )Project是惠普研究的項目之一。他表示﹐在加州人們都恐懼大地震的來臨﹐而蛇﹑貓等動物可在地震發生的前幾個小時﹐感應到地震的到來﹐如果人們能復職這些動物身上的地震感應器﹐就有可能在地震發生前警告人們。在其它方面﹐無所不在的感應器﹐可以從自然界收集各種信息﹐用於救人和減少經濟損失——這是無所不在感應器的意義所在。

本次論壇由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贊助。今年的話題涵蓋嗅覺﹑滋味﹑環境﹑醫學等各種與人們生活相關的題目。當天的演講者﹐還包括惠普首席科學家李志勇﹑國際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主任王韶華﹑斯坦福大學教授張福國﹑國立交通大學教授林進燈等專家。

相關新聞
舌尖感應器 盲人重「見」光明
北德州收費公路測試逆行感應器
身體訊號感應器 美國通關安檢新法寶
舊型感應器 穿雨衣就破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