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調反匯率法案 民眾看中美體制差異

人氣 1

【大紀元2011年10月14日訊】中共官方高調反對美國以立法形式就人民幣匯率問題施壓,將問題政治化,民眾則對此提出不同意見,比較中美兩國體制差異。社會性媒體的普及也促進人們更多政策方面的探討。

美國國會參議院於當地時間11日投票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

該法案仍需眾議院表決,最後由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才能正式生效。但在此之前,中國官方已高調堅決反對立場,警告該法案將威脅中美經貿關係,同時違反國際規則。

《上海商報》週四也發文,以「美國為自身痼疾找外部藉口」為標題,引述了央行發言人的內容,指美國將經濟問題政治化。

据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鄭宇碩認為,人民幣升值應該是市場的自然結果。

有中國大陸網友表示,這是美國立法機構的正常辯論結果,中國沒有議會與之對應進行評估,只能是大一統口徑。

中國並沒有一個內部權力制衡機制,所以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法案,中國難以做策略性回應。

網友拉法葉在新浪微博表示:每次美國議會通過法案,馬上比較出來中共政治體制中缺少甚么,甚麼無用。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高利民表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民眾其實是利多於弊。

從中期來看,他(美國)強迫人民幣升值對全球經濟恢復來說作用非常有限,對於國內的好處還是利大於弊,開發自己的內需,要從外在經濟轉向內需為主,應該說這也是一個外部助力,從現在內部發展來看,中國的經濟已經在做一個大規模的轉型。

民眾希望人民幣升值不是靠壓搾底層民眾血汗。

G+網友「韋觀者」表示,中國嚴重依賴廉價出口資源、勞動力換來的經濟高速增長,並不值得驕傲。

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貿易摩擦也是兩國經濟關係中重要的問題,中國擁有相對優勢的出口優勢,但卻沒有先進的科學知識技術,長期以代工高科技產品出口貿易作為主要一部份的經濟增長點,因此中國也被譽為「世界工廠」人民幣的升值將對出口代工業產生重挫。

過往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金融貿易政策爭論,大多數中國民眾基本保持沉默,或者附和政府的宣傳說法。近期隨著社會性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民眾針對此類政策進行評論,並積極分析中美之間制定政策的過程差別,也凸顯了民主和專制體系的差異。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8月人民幣匯率  11次創新高
美國副財長訪華  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
美參院初步通過人民幣匯率制裁法案
裴洛西籲眾院通過人民幣匯率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