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悼司徒華 議員官員紛致哀

人氣 10

【大紀元2011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梁路思香港報道)香港支聯會、教協和民主黨昨日早上在立法會大樓外的皇后像廣場舉行默哀儀式,悼念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華叔),上百名立法會議員及市民參加。現場並設弔唁冊給市民簽名表達哀思,行政長官及多名問責官員都有到來簽名。

上午10時半,大約一百名立法會議員和市民,在立法會大樓外的空地整齊站立,他們首先向印有司徒華遺像及「華叔,我們永遠懷念你」語句的橫額三鞠躬,並默哀一分鐘。之後再輪流上前,每人向司徒華遺像獻上一朵白色的菊花,並將繫在手臂的黃色絲帶綁在鐵欄上,象徵繼承華叔「平反六四」的遺願。

默哀儀式後,許多市民也陸續來到現場,向華叔致悼及在弔唁冊上簽名。

蔡耀昌;華叔仍在我身邊

多位曾與司徒華共事的民主派人士,在向華叔致哀時都神情傷痛。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簽署弔唁冊時寫上「民主必勝」。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難掩悲痛地說:「到了這一刻,我還相信華叔仍然在我身邊!」他說,華叔在港人心中的地位無人可代替。

蔡耀昌並表示,追隨華叔多年,最欣賞的是他的堅持和對工作的認真,還有對政治的觸覺和政治智慧。無論是堅持民主,堅持平反六四,以至對教育的投入和做人處世的態度,相信華叔感召了很多香港人,包括上一代和下一代,相信他的精神會一直承傳下去。支聯會等團體和市民會更加緊密合作,相信能夠實現華叔的遺願。

梁國雄:與華叔目標一致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下午亦在司徒華弔唁冊上簽名,並寫上魯迅名句「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他表示與華叔的目標一致,出現爭拗很正常,作為朋友要「是其是,非其非」。

除了多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部份建制派議員、行政長官曾蔭權及一些政府問責官員也前來致哀或簽署弔唁冊。弔唁的官員包括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等。曾蔭權沒有回應會否讓海外民運人士王丹及吾爾開希等入境參加司徒華喪禮的問題,便匆匆離開。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在悼念司徒華的橫幅前獻花。(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李柱銘;民運入境取決於北京

對於多名身處海外的八九民運人士希望來港出席華叔喪禮,李柱銘認為,政府是否批准他們來港,一切取決於北京。

蔡耀昌表示,批准海外民運人士到港致祭,是合情合理合法,看不到政府有甚麼理由要拒絕,又希望市民多表達意見,向政府施壓。他說,有很多人士,包括民運人士,都是華叔的朋友,他們想來悼念,表達一個心意,這個應超越任何的政治。

李卓人:盼港府人情大於政治

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呼籲港府把人情放在政治之上,批准他們入境。他說:「我們希望今次特區政府將人情擺在政治之上,希望給香港人看到我們香港一國兩制是成功的,我們特區政府有自己的空間去決定入境的政策,因為很多時候李少光強調入境是入境處長決定,既然這樣,代表香港政府自己可以決定的,如果是這樣,我們真的很期待它本身給香港人看到,我們是自主,我們是有一國兩制,我們是人情大過政治的。」

弔唁冊從即日起到本月27日,每天早上8時至晚上8時在立法會外擺放,供市民簽名致哀。

另外,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宣佈於本周六和周日兩天舉行教育界向司徒華致敬的悼念聚會,將展示華叔的墨寶、著作及歷史照片,並播放傳媒訪問和回憶錄。教協會員和教育界人士將會分享與華叔交往的體會點滴。◇

相關新聞
公立醫院大幅加價 港調查:逾八成長者有疑慮或擔心
港去年67宗懲教使用「必要武力」 13宗投訴涉「非必要武力」
曼聯對港隊5月30晚大球場上演 門票明起公開發售
港國安處帶走許穎婷父母調查(更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