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5日訊】(美國之音2011年 1月 04日報導) 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聖誕節已經過去了。但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和信奉東正教的其他基督徒正在準備1月7日的聖誕節。他們在聖誕夜晚餐上大都要吃餃子。這種餃子通常是在家裏做,但在美國各地的東正教教會,餃子已經成了教區的一個行業。
米拉.彼特魯肖克在聖約翰浸禮會烏克蘭教堂的地下室裡。這是一個只有50位教民的小教會。她跟幾十個人在一起,手工製作餃子。她們要做很多。
彼特魯肖克說:“要做大約180打。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做45磅土豆。這就很多了。我們星期六要花半天的時間來做這個。現在,我們要做100磅土豆。到了一點或者兩點,大家就都做完了。”
這個教會不得不增加產量,因為他們的餃子在教會之外的人當中也傳開了。彼特魯肖克說:“人們來告訴我們,餃子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不僅僅是烏克蘭人,還有德國人,波蘭人,他們都說,『我祖母以前就做這種餃子呢。』”
彼特魯肖克和丈夫、也就是這個教堂的牧師,5年前來到這個教會,他們開始每個星期賣餃子。他們由此掙到足夠的錢,裝修了教堂地下室。從一開始,賣餃子的意義就遠遠超出籌款,或者是賣食品。
彼特魯肖克說:“這對我們這個教會作為一個社區來說也是很好的。因為很多年輕婦女不知道怎麼做餃子,或者是沒有時間在家裏做。但是,在這裡,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學著做,把這個傳統傳下去。”
美國之音普裡切普孩子們也學著做餃子
很多年輕人在這裡繼承這個傳統。在教堂地下室可不只是老奶奶們在講祖國的事情。小孩子幫著端盤子,大一些的孩子則幫著包餃子。
孩子們由此學到烏克蘭的傳統,第三代烏克蘭裔的美國人安德裡亞.羅洛夫認為,成年人包餃子也能學到一些東西。
他說:“這是很好的社交場合。他們來的時候,如果有甚麼煩心事,參加完了活動,他們就心情舒暢了。這可比去看心理大夫省錢多啦。”
人們看來很喜歡參加這種活動。他們也歡迎來訪者跟他們分享經驗。
這種餃子加上酸奶油和焦糖洋蔥吃起來味道特別好。布萊恩.比洛到這裡來品嚐餃子,走的時候訂購了3打過聖誕節。他說:“我從小在匹茨堡生活,一直吃這種餃子。我找了兩三年,終於找到了。”
其實,這裡的餃子並不是完全按照傳統製作的。餃子通常要加一點鬆軟乾酪。但是,為了遷就美國人的口味,聖約翰教堂也加上一些車達奶酪。
教會成員瑪利亞.卡姆沙說,這樣做出來的餃子味道恐怕是太好了,“我的孩子會對我說,媽媽,你知道嗎,你在家裏做的餃子不如他們在教堂裡做的好吃呢。”
卡姆沙對變更餃子做法有些不情願。但是,儘管餃子的做法或許發生了變化,但傳統的內核,也就是家人朋友聚集在一起包餃子的傳統,並沒有失傳的危險。(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