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1月02日訊】美國一項研究新發現,人類的腦袋在過去20,000年越縮越小,縮小體積約有一個網球大小。如果人腦袋大代表聰明,那麼就是人類越來越笨了。但有專家指出,人腦袋縮小只是因神經元網絡更精密、效率更高,所以人類其實更聰明。
據美國《探索》( Discover)雜誌報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人類學家霍克斯( John Hawks)發現,人類腦袋由 20,000年的 1,500立方厘米,逐漸縮減至現在的 1,350立方厘米,縮小體積約如一個網球般大小。而且,腦袋是不分種族不分男女的縮小。
霍克斯說:「這是人類進化歷史中一次重要的縮減,無論中國、歐洲、非洲,各地的人都是這樣。」
報導稱,聰明的動物有一個共通特點,那就是腦部體積較大,像聰明伶俐的貓狗,又像有自己語言的海豚,而人類的腦袋當然又比牠們大。那麼,人類腦袋進化至越來越小,是等於人類變笨了嗎?
有科學家認為,腦袋變小意味人類變笨了。密蘇里大學科學家吉爾裡( David Geary)和貝利( Drew Bailey)用190萬年前至 10,000年前的人類頭蓋頭尺碼,跟他們身處的社會環境比較,結果發現當人口密度低時,人的頭蓋骨較大,相反人口密度增,頭蓋骨逐漸變小。
他們相信,隨著多元社會出現,人腦會越變越小,因為人類不需要三頭六臂才能存活下來,即使愚笨,也不會被淘汰。
但霍克斯不認同,他認為腦袋越小,反映人類越來越聰明。他指,腦袋佔去人體消耗的能量 20%,那就是說腦袋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多,發育的時間要更長;反過來,腦袋變小就越精靈。
他說:「農業和現代城巿崛起,令最聰明的人能集中發展科學、人文等領域。古時人類沒有這些基礎支持,盡力奮鬥也只夠維生。」他又解釋, 20,000年前至 10,000年前世界人口突然膨脹,令基因改變,以致人腦變小,但神經原也起了變化,變得更精密,提升了腦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