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心:村民「退耕」了,為甚麼不能「還林」?

玉清心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6日訊】最近有媒體報導,山西臨汾楊家坡村的八十多戶農民,「退耕」六百多畝耕地,但退耕7年沒給樹苗,補助資金不到位,項目資金也沒著落。近半年臨汾大旱,他們湊錢買的核桃樹苗,乾在地裡等著澆水。退耕戶說,吃飯靠地,沒地了,又沒錢買水,苗要死了,人怎麼活?

楊家坡村,顧名思義,村裡的坡地不少。超過25度的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元兇,是退耕還林的主要目標。村裡的八十多家退耕戶2002年響應國家號召開始退耕,2008年又響應區政府號召成立了「堯都區楊奎核桃專業合作社」,區政府幫助他們立項向省裡申請200萬專項款「還林」。

核桃樹結果見效益,需要幾年的生長期。退耕戶先自己湊錢買了核桃樹苗栽種到地裡,然後眼巴巴等著上邊的錢款到位。育苗需要澆水、除蟲、施肥、剪枝……系列化專業管理維護,每一步都要做,而每一步都需要錢。澆地的水,是汽車從幾十公里外拉回來的,水價跟著油價漲。沒錢,真是一樣也做不成。申請的200萬扶持資金是救苗的錢,能及時撥下來,退耕的六百畝荒坡地會變成綠色核桃林。正是這幅核桃掛滿枝頭的豐收景象,重新燃起了退耕戶們「還林」的希望,也激勵他們馬不停蹄地跑了一年多的「批文」。

「批文」跑下來了沒有?一年多裏通過了村、鄉、區,現在被卡在市裡不動了,如果通過了,後面還要接著跑省級手續。2010年7月他們把區裡簽了字的申請趕緊遞進市政務大廳發改委窗口裡,裡面的人沒給簽字被推了出來。這樣遞進去又被推出來有十幾次。

按理說,從國家到各級政府都支持的項目,該順風順水,能有不成的道理?「堯都區楊奎核桃專業合作社」招商引資的視頻至今還掛在網絡上,能見到裡面有幾撥官員來楊家坡村視察過將來的核桃林,前呼後擁、指指點點好不熱鬧。這表明「堯都區楊奎核桃專業合作社」項目,那時是地方政府「退耕還林」的政績工程,是給大小官員們臉上抹粉貼金的資本。才一年多,怎麼政府的人變了臉?

窮老農背著乾糧跑批文,不用問,其中的酸甜苦辣夠寫一本書的。聯繫人張老漢已經跑累了,他傷心地說,「就是刁難你,沒說出啥理由,就不給你簽字。」「光拉關係,不給錢也不行啊!」張老漢知道是因為審批的人「沒拿到錢」才不願意給辦的。但張老漢們不清楚現在外面的行情,猜不透「父母官」究竟有多大胃口,顯得「不開竅,沒見識」,所以批文走得不順暢。他們更不清楚那200萬早有不少外人惦記上了。

十年前,鑑於全國土地荒漠化嚴重,中央開始推行「退耕還林」政策。據說這是國家政策性最強、投資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已成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認真履行國際公約的標誌性工程。

聽起來是造福子孫的百年大計,而落實後就成了楊家坡村那樣的情形。六百畝地實際上是農民自己掏空家底退耕還林的結果且不說,在給國家上報的退耕還林畝數上,由606畝變為1200畝,那漲出來的畝數除了為騙取國庫的銀子之外,是否又給地方政績添了份量?當然這子虛烏有的幾百畝也計算在「我國自啟動退耕還林工程十年來,已新增加4.03億畝林地面積」的統計數據裡了。

山西遇大旱情,臨汾地區是重災區,見有八成冬小麥受旱,楊家坡村退耕戶揪心地裡的核桃苗。沒錢買水澆苗,苗旱死在地裡,連那投進去的幾十萬都白扔了。去哪說理,找誰說理,又該怎麼辦?

如果張老漢們能去法院告狀,能去報紙、電視、電臺曝光,能找政府對話,總之有地方去講理的話,他們的問題遲早有可能解決。然而,現在哪樣也行不通,求助無門。張老漢們如果換在大陸之外的一個正常社會裡生活,那裡司法獨立,媒體自由,政府透明,他們倒霉的事基本不可能發生了。如果沒有中共過去幾十年裡的瞎折騰,搞得國破山河碎,根本也用不著搞甚麼「退耕還林」了。

退耕還林的「陽光政策」,讓楊家坡村的張老漢們成了實際的失地農民,他們的日子比以前更苦了。楊家坡村退耕的幾百畝耕地至今不能「還林」,生態環境也不可能改善。國策的「陽光雨露」給了誰?都知道「退耕還林」辦公室是個肥缺,越是需要國家補貼支持的窮山惡水地盤,那裡的官員越有油水可撈。這恰是中共體制下的宿命。

相關新聞
陳勁松﹕中國突發糧食危機
陝北民營石油企業70億資產所遭受的命運
貪官無法無天 內蒙農民失地2000畝無人管
無形“黑手”伸向農民 千萬補償落入“黑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