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12日法新電)培林(Sarah Palin)今天又引發新爭議。她否認憤怒的政治語言煽動了美國議員刺殺案,並且指控媒體散佈「血謗」(blood libel)。
培林說:「滔天罪行有自立性,從開端到結尾都是犯罪者的責任。」這場槍擊案造成6人死亡,民主黨眾議員吉佛茲(Gabrielle Giffords)仍在跟死神搏鬥。
培林說:「尤其在悲劇發生之時,記者和名嘴不應該作出血謗,那只會激起他們標榜要譴責的仇恨和暴力。這種行為應當受到譴責。」
沒有證據顯示,槍擊案嫌疑人拉夫納(Jared Loughner)大開殺戒是受到憤怒或暴力的2010年競選言論刺激。拉夫納據傳有精神疾病的病史。
媒體及皮瑪郡(Pima County)警長杜普尼克(Clarence Dupnik)推測,過於狂熱的言論激起仇恨氛圍,促使那些精神錯亂或滿懷仇恨的人付諸實際的暴力行動。這類揣測讓保守派人士深感不滿,因此作出反應。
不過培林的用詞卻引起側目。歷史上來說,「血謗」指的是一個謠言,稱猶太人把基督徒嬰兒的血加入逾越節餅乾,一個用來合理化大屠殺及其他鎮壓行為的虛構故事。
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斥責培林的言論「不適當」,並補充說「我們希望培林選用其他措辭,而不是用一個在猶太歷史上充滿傷痛的辭彙」。(譯者:中央社陳怡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