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西雅圖的美國人海蒂的八個兄弟姊妹都是父母領養來的,而且兄弟姐妹都來自不同國家、種族,她非常習慣家人之間是不同血緣。她對待出自台灣的養子女也有一套。
海蒂和保羅結婚廿二年,由於無法生育,八年前決定領養孩子,她有親戚曾住在台灣,因此,她對台灣印象很好。2003年時,海蒂和保羅經由領養機構得知有個一歲三個月大的台灣女嬰要出養,兩人連照片都沒看,就迫不及待送出申請文件。保羅說他在上班途中,接獲通知可以接孩子時,馬上和妻子買了機票,從西雅圖飛到台北。
海蒂說,她第一眼見到這個出養的小嬰孩,現在的女兒紫如時,她「臉和身體圓嘟嘟的,頭上還綁了束小沖天炮,真的好可愛。」為能全心照顧紫如,她辭去工作當起全職家庭主婦。
從事實驗室儀器研發工作的父親保羅,每當有台灣機構需採購實驗器材的機會,都會主動爭取出差,藉著工作的因緣,他也可以順便帶著妻女來台旅遊。像是台灣的海洋大學、環保局就有他所設計的器材。
保羅夫婦認為,紫如雖然生活在美國,但仍應該熟悉自己的文化。保羅夫婦為了讓孩子熟悉自己母國文化,年年帶著女兒來台灣,今年紫如七歲了要上小學,夫婦倆就帶著女兒到台灣唸小學,眼前的這一年,全家三人都將在台灣。養父母的愛心,讓小紫如熟悉自己的根之所在,也能在出生地開心成長。
保羅表示,為了讓女兒也兼顧美國的課業,目前暫定讓她在台上課一年,回美上課一年後,再來台一年,但一切都要看女兒的意願。
異國文化的父母對孩子母國文化的尊重與重視,融入孩子的生命教育中,這付出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