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8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9月 27日報導)北京幾十位知識學人近日為“渭南書案”受害人、紀實文學作品《大遷徙》的作者謝朝平舉行脫險歸來餐敘,呼喚言論自由,敦促出台新聞立法,保護記者和作家的合法權益。
*謝朝平脫險餐敘會*
9月25日,40多位老中青記者、作家、學人在北京一家餐廳為不久前被陝西渭南警方以“取保候審”釋放的《大遷徙》一書的作者謝朝平舉行歸來餐敘。
作過20多年檢察官的謝朝平曾是檢察日報旗下的方圓雜誌的記者,他經過3年的實地採訪,撰寫並自費出版了報告文學作品《大遷徙》,披露了陝西省渭南市官員在三門峽移民問題上存在“行政無所作為以及涉嫌貪腐問題”。8月中旬,陝西渭南警方以涉嫌“非法經營”進京抓捕謝朝平,帶回渭南關押。9月17日,謝朝平案因“證據不足”被檢察院退回,謝朝平獲釋。
星期六中午的餐敘由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系主任、現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教授展江主持,知名作家辛子陵、民法專家郭道暉、新華社原高級記者、炎黃春秋雜誌社副社長楊繼繩、清華大學博士後郭寬宇、華東科大博導孫旭培、學者丁東、梁曉燕、作家任彥芳以及謝朝平的律師周澤先後發言,歡迎謝朝平脫險歸來,譴責渭南警方跨省違法抓捕謝朝平,要求嚴懲幕後黑手。
與會者對中國作協、記協對“渭南書案”問題從未表態表示遺憾,呼呼保護言論自由,保護記者、作家正當的寫作權益,敦促儘快制定新聞立法。
*促出台新聞立法*
北外教授展江星期一在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採訪時表示,各界都很關注謝朝平的案子,通過輿論的力量得以使案情發展有所扭轉。
他說:“這是一個比較輕鬆的活動吧。這次謝朝平被陝西警方帶走,到後來出來,大家都很關心這個事件。而且,應該說,還算是在中國最近幾年雖然發生一些不愉快的現象,但是最後通過法制的力量、通過輿論的力量,最後把這個事情給扭轉過來。所以我們覺得這還算是進步吧。”
新華社原高級記者、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楊繼繩在餐敘會上向謝朝平轉述了原毛澤東兼職政治秘書李銳、原新聞出版署署長、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杜導正、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等改革派老人的問候和鼓勵。楊繼繩星期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家和記者的言論自由應當得到保護。
他說:“我們作為媒體人當然希望新聞自由,中國的憲法第35條規定的新聞和言論自由吧。作家和記者寫寫東西,為老百姓講講真話,被一些地方政府抓捕,當然是非法的。今年發生好幾起了這樣的事情。作家揭露了一些問題,一些官員不是去查問題,而是先把揭露問題的記者抓起來,這當然是非常可怕的。”
*合法權益無保障*
原成都日報編輯、自由作家鐵流向美國之音記者表示,與會者都感到推動新聞立法出台刻不容緩,否則,作家、記者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他說:“中心意思就是藉著謝朝平脫險,大家要推進大陸的新聞立法,呼喚政府切實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發出這麼一個呼聲。如果新聞不立法,記者的權益不會受到保護。謝朝平事件發生以後,還會發生李朝平、張朝平、王朝平。所以,大家就感到要促進、加快這個國家的新聞法要出台。”
在餐敘會上,知名作家任彥芳宣讀了老報人鐵流拿出100萬個人蓄儲設立“鐵流新聞基金”的奉獻詞,並由鐵流將首筆5000元授予蒙難歸來的謝朝平。
鐵流對記者說,他設立鐵流新聞基金是為了民間推動新聞立法的事業:“為了加快新聞立法,民間要有推動,推動必須要有錢用於這個方面。因為新聞立法,比如說今後要有人聚會,今後我們還準備建個網,專門處理新聞立法的網。現在不能叫會,會要經過官方批准。如果官方要批准以後呢,可能會有更多人捐獻,我也會拿出更多的錢來做這個事情。”
*記者作家缺乏安全感*
仍在“取保候審”中的謝朝平星期一對美國之音表示,他的案子凸顯了制定新聞立法的迫切性。
他說:“我從餐敘會上感受到了中國那些知識份子的善良、對民主法制追求的精神,以及對我個人的支持。那天真是使我非常感動的。新聞不立法的話,新聞媒體那些記者、作家,他們都是沒有安全感的。”
參加星期六餐敘會的還有學者郭玉閃、知名媒體人戴睛、敦煌研究專家、作家蕭默、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學人姚監復、敢言學者焦國標、維權記者王克勤,以及人權活動人士胡佳的妻子,網絡作者曾金燕等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