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松年先生精神不朽

人氣 548
標籤:

【大紀元8月21日訊】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前任毛故委員長松年先生,生於一九一一年,二零零五年八月廿一日辭世,享壽九十六歲,今年八月廿二日,為毛松年先生百齡冥誕,美國僑學界定是日在休士頓隆重舉行追思會,權碩不克赴會,特恭述毛公一生為國家民族作出偉大貢獻之業績,藉表敬仰與緬懷之至誠。

毛松年先生,字濟滄,廣東省番禺縣人。秉性聰穎,就讀廣州市立師範學校,幼承慈訓,勤懇治學,早歲即參加高等文官第三屆會計審計類考試優等錄取,暨會計師考試及格。以弱冠之年出任廣東省電白縣財政局長,其後歷任國民政府主計處專員、廣東省會計處顧問兼科長、民國三十一年升任廣東省會計處處長,廣東省主計處處長,對各縣市政府及省屬機構建立會計制度,著有貢獻。三十八年轉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並兼任廣東省銀行董事長,在廣東服務歷經六任省主席,均多所倚重。嗣因內戰逆轉,廣東省政府撤退海南島,三十九年初海南島撤守,廣東省政府工作奉命結束。赴台奉派入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工作。繼而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駐泰總支部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歷時三年多,期間曾回台奔走陳情,協助曼谷僑社向政府紆困貸款,籌建中華會館及華僑學校,使當地僑社工作及華文教育得以延續發展,奠定了泰國地區僑務及黨務發展的深厚基礎。後來曾任中央委員、中央評議委員。

民國四十一年十月,國家正值危難之秋,全球僑胞代表在台北舉行僑務會議。先生參考聯合國憲章之立法精神及結構,擬具「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組織之具體方案,經大會熱烈討論通過,是為今日「華僑救國聯合總會」誕生之由來。六十年來該會對團結全球華僑,支持祖國之行動,已匯成一股強大之力量。

五十年三月,先生出任中央銀行秘書處處長,五十二年三月,出任台灣銀行總理近十年之久,期間曾兼任經濟部証券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一年三個月。首開台銀全面實施考試制度,力行用人唯才。曾於民國六十二年間,在行政院院會,力陳當時推動三商銀民營化之不宜,事後獲得行政院蔣經國院長之認同與接受。總結在台金融界服務十多年內,殫精竭慮,致使台灣金融業穩健發展。

先生於六十一年六月接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歷時十二年,由於表現優異,深得層峰信賴,對國家、對僑務均有重大貢獻:

先生接任之時,正值我國退出聯合國不久,國際情勢動盪,僑心不安,乃以團結全球僑胞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為首要任務,而三千多萬僑胞散居世界各地,各有不同社團組織,各行其是,其困難度當可想見,先生排除萬難,遍訪全球各地僑胞。由於先生懇切、熱情、關懷、真誠,與僑領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首先在德國成立「旅歐華僑團體聯合會」、「美洲各地中華會館、中華公所、華僑總會聯合會」、「非洲華人聯合會」、「亞洲地區華人聯誼會」相繼誕生,每年舉行會議,先生都親臨參與,通過中心議題的研討,建立共識,成為海外僑胞支持中華民國的長城。這可說是在國際外交最低潮的時間,是支持中華民國最高昂的強烈對比。

毛松年在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期間,適逢南北越戰爭熾烈,美軍撤退後南越淪共,越棉寮三邦僑胞紛紛逃難,投奔怒海,九死一生,回到祖國的都受到最好的安排照顧;到達外國自由地區的也都適時派員訪問協助。僑委會更於民國七十二年邀請全球各地越棉寮社團領袖,回國籌組「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總會」,在台舉行第一次會議,以後每年輪流在各地繼續舉行,增進了越棉寮近百萬華人對中華民國的向心力。

六十年代是中華民國政府艱難困苦的時代,也是海外僑胞四海同心,熱烈支持政府的年代。先生主持每年雙十國慶的時候,都極力爭取各地僑胞組團回國,每年自費回國參加慶典者都有二、三萬人。七十年十月僑胞回國參加慶典更空前踴躍,計達四萬二千四百七十人次,創下空前最高記錄。對國內民心士氣,鼓舞甚大。

僑務委員會主管業務繁雜,諸如輔導華僑團體、協助文教事業發展、輔導華僑經濟事業、鼓勵僑生回國升學、推廣中華函授教育等,都屬重要項目,先生多年來都盡心盡力,策劃推進,不辭案牘勞神。

先生於七十三年轉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七十四年四月擔任我駐日代表,至七十五年元月因病懇辭獲准。使日為時雖短,然對日經貿之推展,外交關係之加強,成效卓著,尤其文化交流方面著力頗深。返國不久,遞補為國大代表,雖年近耄耋,滿懷憂時愛國之深情,常提具體建言。

先生對兩岸關係,曾提出正確見解,認為中華文化是兩岸和平的鎖鑰,中山先生遺教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大道,他說,中華民族五千年遞傳下來的是道德文化,有別於崇尚武力擴張,侵略成性的霸道文化,禮、義、廉、恥實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之精髓。政治措施要贏得民心,才能穩定。所謂順民者昌,失民者亡,如何順應意?依孔子辦法,施政者要恭、寬、信、敏、惠。能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是以使人。兩岸當局如能痛下決心,施行仁政,人民生活安定、安榮,兩岸人民都在和平康樂的環境中,過著和平共榮的生活。他又說: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近代中興新生唯一的啟示,如果兩岸領導人都能夠以實行中山先生遺教為職志,在民族、民權、民生三方面努力建設,自然可以築成和平統一的大道,一定順利成功。

先生一生精研孔子學說,創立「中華聖道會」和參與「孔孟學會」以弘揚中華文化、彰顯儒家學說,著有「孔子遺教研續」、「中華文化簡易讀物」、「談倫理文化價值觀」、「僑務五十年」等集,經常應國內外邀請作孔學專題演講,傳播往古聖人大道理,廣受歡迎。他說:「我可以不作官,但絕不放棄傳承孔孟之道」,一派儒雅,談吐風趣,與他相處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在海內外極有人緣。

先生深研養生之道,精通中醫醫理,蒐集整理不少祖傳秘方,廣為流傳,遇有患病親友同仁,常以耐心和愛心加以診斷,嘉惠大眾,享有無照神醫美譽。

先生於二零零五年八月廿一日逝世於休士頓,享年九十六歲,臨終遺言:「因念黨國先輩栽培,方能以一己之力,貢獻於國家社稷,唯無憾而已。」顯現他謙卑高尚的人格特質。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日,紐約中華公所在中山紀念堂慶祝中華民國第五十三屆華僑節,同時舉行故委員長松年先生追思會,僑學界踴躍出席,滿堂輓聯花籃,頌揚毛公對華僑對黨國之偉大貢獻。

毛松年先生學養精湛,操守剛正,高風碩德,公忠體國,翼贊中樞,宵旰辛勤,厥功至偉,如今哲人已去,典型猶在,允為一代完人,精神不朽。
(作者:現任紐約中華公所主席)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永遠的杜鵑花  黃友棣遺留傳唱
昔日鬼潭 周廷琴打造先祖紀念園區
黃友棣追思會  馬英九親送最後一程
追思黃友棣 陳菊:音樂界無上瑰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