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心力美國華盛頓DC編譯報導)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華盛頓特區街道上的商販除了賣熱狗,也開始嘗試販賣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食品,給遊客和辦公室的人們提供午餐,這一變化孕育著新的商機。
厄立特里亞(Eritrea)移民捨馬迪.海爾,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攤位在18街和I街交口處,他賣的午餐清淡,鬆軟的麵包夾著綠色蔬菜或燉好的辣牛肉,是他妻子做的,很受歡迎。
海爾已經在那條街賣了20多年的熱狗,去年開始嘗試改變口味。但最終,他不得不變回到他熟悉的熱狗,因為他被告知,他的轉型必須要符合一些額外的規定。他無奈的說:「 我試了一個月,銷售很好,價格是一塊五一個的熱狗的4倍,收入提高了一倍。人們從遠處的街區到我這兒來買午餐。」
三年來,特區一直敦促攤販能提供更多樣的食品,為此改變了規則使他們更容易適應。他們讓熱狗經銷商了解,除了熱狗他們還可以提供其他不同品種的食品,而且特區用6種語言籌辦了系列信息交流會,稱做:「你不一定非要賣熱狗(You Don’t Have to Sell Hot Dogs)。」
但這種努力一直未能太奏效。除了少數人,大部分人還是賣熱狗。為什麼呢?許多攤販是移民,對城市衛生法規不清楚,官僚把他們和其他餐廳按同樣法規來管理。攤販還表示,那些熱狗和包裝食品的供應商給他們壓力,要他們銷售更多的熱狗,而不是少賣熱狗。
特區衛生署攤商協調員薩姆.威廉姆斯(Sam Williams)一直在努力促進食品多樣化,他說:「攤販們看到一些食品車在銷售咖喱雞,但他們沒有採取行動到衛生署去申請許可。」
在一次會議上,威廉姆斯和衛生署官員會見了一批攤販,攤販們表示對出售其他民族的食物很感興趣,但不知如何轉型。市政府官員發放了材料,說明如何填寫申請,小冊子中詳細說明在哪可以購買食材,食品的有效期,及如何在餐車擺放和儲存的規則。
食品安全署官員麗莎.戴維斯(Lisa J. Davis)說:「轉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還要把關。但是,如果他們遵守所有的規則,我們不會阻止干涉他們做任何事情。」
那些長期的攤販承認,提供多樣的食品是大勢所趨。2006年的一個調查發現,80%的顧客希望從街頭攤販那買到多樣化的食品。這可以從少數幾輛車前排的長長的隊看出來,約300個攤販中,只有10%在賣除了熱狗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些在賣符合食品法規的商業化的食物,其他的是在他們自己的餐車上烹飪食品,但這樣做的事先要被額外的檢查,並完成必要的申請,得到衛生署的許可才行。
克里斯.蘇的父母是韓國移民,他幫助他們在14和K街處經營食攤,他說:「我們幾乎天天跑衛生署。」 終於得到許可,去年開始銷售傳統的韓國烤肉和拌飯。現在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買賣十分興旺,他也可以放心的返回學校,繼續自己的學業。
不過,繼續賣熱狗的壓力還是很大。
大多數零售車每天晚上必須停在三個被特區批准的倉庫設施裡。儘管蘇說沒有人給他們壓力一定要賣熱狗,但其他攤販說熱狗供應商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要他們繼續銷售其產品。
海爾說:「 如果我要去賣不同的菜餚、不同的蔬菜和肉類,如果我這樣做,那些業主會很生氣,他們會把我趕出去。」他一個月的存車費是$200-$300美元,取決於他在他們那花出去多少錢。他擔心如果他停止購買他們的產品,存車的費用就會上漲。
另一位在19和K街的厄立特里亞移民說:「他們會對著我叫,『為什麼你不多買些熱狗呢?!』但是,那些有錢的人和大律師,他們不吃熱狗,他們甚至連看都不看我一眼。」
特區還特意組織了批發商到費城參觀他們的多樣化,威廉姆斯告訴他們:「不要覺得被人挖了牆腳,潮流在變,顧客口味也在變。」
阿雷夫.阿尼菲,是一名阿富汗移民擁有個倉庫。他說他沒有給商販施加壓力非賣熱狗不可,他願意出售其他品種。他說:「 我可以出售他們希望要的任何東西,但問題是,沒有人提出要求要變化品種。他們無所謂,他們就知道熱狗、芥末、番茄醬,沒別的。」
阿尼菲說,他不會介意攤販賣他們自己做的食物,他只要收取他們的存車費用。他願意看到人行道上的餐車,在賣米飯和雞肉串。他補充說:「只要符合衛生署的法規,我樂意看到特區街頭在販賣各種各樣的全新食品。」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