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Sopron是座文化古城,所幸當年蒙古、土耳其入侵肆虐時,蹂躪足跡並未到此,而二次大戰的戰火也未破壞建築物,才造就Sopron成為匈牙利境內中古世紀古蹟保存最多的地方。官方列管的歷史古蹟有一百多處、古建築物有二百多棟,1972年並曾獲得歐洲古蹟保護獎的殊榮。
Sopron是個古城,內城區被厚達2公尺的古城牆所圍,形成馬蹄的形狀,城區以「中央廣場」(Fö tér)為中心,廣場的地基完成於12世紀的羅馬時期,廣場上的「三位一體柱」已有3百年歷史,被認為是匈牙利最美的柱體建物之一。
山羊教堂及火警瞭望塔
中央廣場上的老教堂稱為「山羊教堂」,建於1280年,屬哥德式尖塔風格,曾有3位皇后在此加冕。教堂會取「山羊」為名,是因教堂頂上原本有個木雕的黑山羊頭。
教堂頂上之所以會擺個山羊頭是有典故的,聽說是因為當年建造教堂時缺乏資金,也不知從哪裡跑出來一隻山羊,在廣場的地下挖出一堆寶藏,讓坐困愁城的村民喜出望外,便將之變賣換來金錢興建這座教堂。但可能因為教堂計畫整修的緣故,木雕黑山羊頭現今已經拆下來了,不過在教堂尖塔上還留有個山羊石雕像。仔細端詳,石雕山羊的姿勢還真的好像正在挖土呢!
山羊教堂的內部及祭壇還保存相當的古風,甚至地下室還留有局部中世紀當時的石雕、廊柱以及斑駁的彩飾。
在廣場的北端,一座可以說是Sopron地標的「火警瞭望塔」(Tüztorony,Fire-watch tower),高達61公尺,是建築在羅馬時代的石基上,有著文藝復興式的柱廊和巴洛克式的銅頂。往昔塔上駐有探守員,除了負責火警的探守及塔鐘的維護工作外,還兼有通報王公貴族的進出以及防範私酒偷渡的任務。現在,遊客則可以登上塔頂一覽Sopron之美。
最忠誠的公民
因為Sopron靠近匈、奧邊界只有8公里,由於歷史及地理因素,這裡曾經是奧地利人、匈牙利人混居的地區。在過去,Sopron主權歸屬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最後,1921年當地居民舉行了一項歸屬意願公投,結果決定將Sopron歸入匈牙利。
在火警塔下方有個「忠誠門」(Fidelity gate),就是為紀念1921年的公投而建的,門上盾徽的拉丁文寫著「Civitas Fidelissima」,意思正是「最忠誠的公民」。
1989年泛歐野餐
在近代史上,Sopron對於「鐵幕」的解放扮演著歷史性的角色。
在東西冷戰結束前,東歐一些國家都處在蘇聯極權控制之下。1988年戈巴契夫對東歐國家開始採取較為柔軟開明的政策,減少對這些國家內政及武力的干預。在這樣較為緩和的政治氣氛下,奧地利及匈牙利暗地商議採取試探性舉動。
奧、匈雙方的共識是在1989年8月19日這一天,將Sopron通往奧地利邊界的鐵幕柵門,有默契地象徵性開放3小時。當時有6百多名東德人,聞訊提前趕到靠近奧地利邊境的匈牙利城市Sopron,參加一項名為「泛歐野餐」(Pan-European Picnic)的和平示威活動。當邊界柵門一開啟,他們便紛紛湧至,趁此邊界開放3小時的機會,穿破鐵幕取道奧地利前往西德投奔自由。
過沒多久柏林圍牆倒了,兩德終於統一;東歐國家(匈牙利、捷克、波蘭等)也紛紛脫離蘇聯集團。因此,歷史學者認為,在Sopron打開的這鐵幕一扇門,是推倒柏林圍牆以及解放鐵幕的先聲。
李斯特之城
另外,城區街上還有一間創設於1724年的金鷹藥局(Arany Sas),以及一間海頓和約翰史特勞斯兩位音樂家曾經待過的白馬旅店(Fehér Ló)。
說到音樂家,不得不提的是李斯特(Liszt Ferenc),這位鼎鼎大名的音樂大師正是出生於Sopron近郊的Raiding村莊。他9歲時在Sopron首次登台表演的處所,現在已經設為「李斯特博物館」,珍藏有他當年演奏過的鋼琴。Sopron也以這位本地出生的音樂家為榮,當地文化中心豎有他的雕像;因此,也有人說Sopron是「李斯特之城」。
除了這些有名的景點,Sopron還有一處羅馬時期殘存的遺跡,也都值得一探。總之,到此一遊總讓人有尋幽探古、不虛此行的感覺。
--轉載自 華成圖書《匈牙利--走馬不看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