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三言兩語話聊齋

青松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這幾天翻看了《聊齋志異》中的幾個小故事,發現自己當初對鬼故事的恐懼已經過渡到現在的淡然旁觀。

記得小時候,每次在電視上看《聊齋》都嚇得要死,無論音樂還是畫面都很恐怖。爸爸曾經和同事去聊齋宮看過,回來後給我們講,很多人被眼前一忽飛過的女鬼或背後蒼涼的長嘯嚇得渾身冷汗。大概聊齋宮的效果比電視上還逼真生動吧。

現在想想,對於鬼,其實害怕大沒必要。鬼的存在已經毋庸置疑,很多地方的攝像頭都曾偶然拍下鬼影。古人說,陰陽相生相剋,陽間有人,那陰間一定也有生命。人和鬼共存,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互不干涉,相安無事。當然了,這是對一身正氣的人而言。對做虧心事太多、殘害無辜生命的人來講,怕鬼也屬正常,那是報應。

有人說,《聊齋》的故事都是蒲松齡先生瞎編的。故事裏有作者隨意發揮的地方,倒也不足為奇。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根據的。《聊齋》裏的一幅幅畫面讓人感覺匪夷所思,所反復強調的道理不過是,冤有頭債有主,欠債必定要還,而好人一定有好報。

說到這裏,就忍不住感慨現代人對聊齋的詮釋,似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恐怖吸引去了,而忘記了蒲松齡先生記錄那些故事的初衷。《聊齋》的故事看似龐雜,其實都在訴說輪迴和因果報應的道理。就算我們已經無法像古人聽到這些故事時那樣醍醐灌頂,最起碼也應記住作品的主旨吧。

平日裏我們常說的「見鬼」倒不一定說見到真正的鬼,當人心被利益或感情迷得找不到自己的時候,也算是「鬼迷心竅」了。在任何時候,對待任何人,都一片善心的人,一定不會有鬼打擾。好多人活得惶惶不可終日,與他們的不安與煩悶相比,平平淡淡、安安心心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不管時間流逝多少,或地域如何變遷,緣分總能跨越時空把一段段故事串起來。我們惜緣,隨緣,也許不知在哪天,又見故人來。
  • (shown)愛人的手只是為一時衝動而牽起的嗎?上天在人間演繹的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難道是無緣由的嗎?
  • (shown)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冷靜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從中悟出比一切物質財富都珍貴的真理。
  • (shown)人說,一花一世界。如果那樣,一個人又何嘗不是一個世界?我們無法完全看透別人,所以也沒有資格隨便下結論。
  • (shown)拂去傷感的淚水和迷亂的塵埃,如果說我們該記住什麼,那就是,擁有時要百般珍惜,失去時要像高山流水般淡然。
  • (shown)過去的既已經成為歷史,沉迷於歷史總是不值得的。放眼明天,放眼希望,才可以讓人生之路光明起來。
  • (shown)始終沒想明白,為什麼不能和以前那樣享受榴槤的美味了。也許是味覺的改變,也許是胃口沒以前好。更也許,一開始喜歡的是榴槤香臭混雜的味道,而現在已經分清,所以受不了香裏暗雜的臭味,自然也就不再流連榴槤香。
  • (shown)心境平和,靜如止水,不再強求也不再執著,對任何起伏都可以淡然旁觀。這時,一定會柳暗花明,驀然回首處,看見上天對我們的眷顧,看見我們的幸福……
  • (shown)謙虛大度的人,時時都會找自己的不足,堅持不懈地學習別人的長處。也許只有低下頭,才會看透自己吧。
  • (shown)哪怕是為了愛情,謊言也是殘忍的,因為歲月於人十分公平,沒有什麼謊言可以永遠掩蓋。謊言被揭穿的那天,會傷透愛人的心,也會奪去朋友的信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