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5月15日,《金融時報》刊文《校園兇殺折射中國社會緊張狀態》(School killings cast spotlight on social stresses in China)指出,最近短短數週內在小學校園和幼兒園內接連發生6起兇殺案使中國的家長們心情接近恐慌。文章指出,過去30年中,由於缺乏與經濟相適應的政治改革,造成千百萬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陷入茫然無助的境地。校園血案的兇手情況折射出了這些社會現實。
報導說,上週三(5月12日),當一名男子持刀走進陝西省一所幼兒園、砍死7名兒童和他們的老師時,公眾的第一反應已不是震驚。短短數週內接連發生6起類似襲擊事件後,家長們的心情正接近恐慌。
李文(音譯)的女兒在北京一家有保安護衛的私立幼兒園就讀,她說:「我們一點安全感都沒有。他們怎麼就阻止不了這種事情?」
當兇殺案頻發時,總會促使人們深思,但是在中國,此類血案卻很少公諸於眾。在很多中國人眼裡,這些事件有力地表明,中國政府未能兌現創建「和諧社會」的承諾。
天津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樂國安表示,「中國社會正進入一個高風險階段。財富分配不公、官員腐敗、人們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以及政府無力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共同造成了一種不和諧的社會環境。」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承認,這些襲擊事件反映出了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他表示:「我們除了採取強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們還要注意解決造成這些問題的一些深層次的原因,包括處理一些社會矛盾,化解糾紛,加強基層的調解作用。」
3月23日,地點是福建省的一所小學,一名42歲的男子用一把刀殺死了8個孩子。4月底該兇手被處決的當天,又發生了一起類似襲擊事件,之後兩天,又再發生了一起。在這三起事件中,一起發生在小學,兩起發生在幼兒園。其中一名兇手是失業人員,還有一名兇手有精神病史。
公安部指示地方當局「在居民中排查安全隱患」。政府以防止有人模仿為由,禁止媒體進行相關報導。
在被命令保持沉默後,一名記者在網上發帖說:「我們只是一群無恥的旁觀者,眼看著兇手一個接一個上台表演。有時候,我對這個國家充滿了絕望……至今仍有人固執地重複著歷史的錯誤——不讓人民看、不讓人民說、不讓人民思考。這就是在地球上創建和平的方式嗎?」
在被要求保持沉默的媒體之外,人們一直在激烈地辯論:中國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才會在社會最脆弱的環節引發這種暴力事件?
韓寒在一篇帖子中說道,去幼兒園小學殺人,成了「最有效的報復社會手段」。「這個社會沒有出口,殺害更弱者成了他們唯一的出口。」這篇帖子已經被刪除。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