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步道是觀日落賞晚霞的最佳路徑,夕陽一路相伴,近觀鱘魚灘溼地,遠眺豪桑山;也可選擇坐船在沼澤區觀賞自然生態和漁港古蹟,或出海賞鯨去!
漁人碼頭(Steveston Historic Fishing Village)。
提起溫哥華的烈治文市的漁人碼頭,到過溫哥華的人沒有不認識的。許多剛到溫哥華的華人,都會由朋友帶著,來到漁人碼頭感受一番,並會對這裏便宜的魚、蝦與迎面的海風印象深刻。
其實,漁人碼頭的魅力豈止是買魚那麼簡單,這裏豐富的海岸資源和優美寧靜的環境,造就了漁人碼頭萬般的海港風情和自然生態,再加上列治文市政府在周邊進行了規劃改造,沿海岸線修建了原木步道和相應的景觀設施,使得原本優美的環境更是優雅安祥。
漁人碼頭全稱史帝文斯頓漁人碼頭(Steveston Historic Fishing
Village),位於大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Richmond)市南端的菲沙河(Fraser
River)出海口,這裏豐富的海岸資源和優美寧靜的環境,是大溫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
西堤步道(West Dyke Trail)是有名的觀日落賞晚霞最佳路徑,也是觀賞鱘魚灘生態環境的最佳景點,從新泰瑞(Terra
Nova)至加里角公園(Garry Point Park),大約有五點五公里。漫步在這條步道上可以近觀鱘魚灘溼地(Sturgeon Banks
marshes),遠眺豪桑山(Howe Sound mountains)及海灣島(Gulf
Islands),沿著這條路徑在夕陽下漫步、慢跑或騎自行車都是非常美妙的享受。
著名西堤觀潮路徑,連著史帝文斯頓路徑(Steveston Trails)除了能重溫加西漁業的發展歷程,還可以參觀倫敦農莊(London
Farm)探訪百年前農莊生活。
鱘魚灘
鱘魚灘的生態。
鱘魚灘(Sturgeon
Banks)位於列治文市西部海岸的菲沙河中央支流河口,是北美地區一個最重要的溼地棲息地。兩百年前,喬治溫哥華船長為英國到北美洲西海岸測圖,在搜尋菲沙河口時,從原住民手中購得幾隻重達兩百磅的白鱘魚。因此命名此地為鱘魚灘(Sturgeon
Banks),但他並不知道這裏就是菲沙河口。
潮汐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鏈,澤地還盛產比目魚、馬蚌(horse clam類象拔蚌,但較大)和軟殼蚌(soft-shell clam)、草蟹(shore
crab)、黑尾蝦(black-tailed shrimp)和海龍(pipefish),另外還有各式的魚苗,特別是三文魚苗。
溼地豐富的魚蝦貝類吸引眾多鳥類前來覓食,也是候鳥遷徙時的重要棲息地,在這裏可以觀賞到眾多種類的禽鳥。每年冬天,有來自西伯利亞的雪雁(Snow
Geese)來此度冬覓食,除了數以千計的雪雁外,還有成群的苔原天鵝(Tundra Swans)、加拿大雁(Canada
Geese),野鴨則是隨時可見。在這裏還有沼澤鳥類如鷂(Harrier)、美國鸕鶿(American Bittern)、弗吉尼亞州秧雞(Virginia
Rail)與鷦鷯(Marsh Wren)也經常可見。
遊客可以選擇坐船在沼澤區觀賞自然生態和漁港古蹟,或是岸邊瀏覽。
出海賞鯨
賞鯨船。
若是想來個海灣之旅,這裏也有賞鯨公司舉辦的出海活動,與一般賞鯨船不同的是這裏有封閉式的賞鯨船,較不受天候影響,也較平隱,出海一次約三至五小時。沿途可以欣賞美麗的海島風光,和各式優游的禽鳥和海洋生物。出現在這個海域的鯨魚家族共有三家(約八十頭)。
溫哥華賞鯨公司提供乘客安全而舒適、近距離觀賞殺人鯨(虎鯨,Killer
Whales)的機會,同時在賞鯨行程中,專業學者隨船解說,遊客還可做一次海洋生態的知性之旅,途經Gulf島和San
Juan島,可看到海豹、海豚、海獅等。與別家公司不同的是,溫哥華賞鯨公司提供賞鯨保證,若是出遊未看到鯨魚,可以免費再出海,直到看到鯨魚為止。
國家古蹟——百年造船廠和鮭魚罐頭廠
百年造船廠。
不列顛造船廠國家歷史古蹟(Britannia Shipyard National Historic Site)位於史帝文斯頓鐵道路(Railway
Avenue)南端,是菲沙河上現存的最古老建築,建於一八八九年。它是罐頭廠和造船廠的混合建築,一九九二年被定為加拿大的國家歷史古蹟。每年夏季五月至九月的周二至周日開放,透過導覽、藏品展出等,讓參觀者瞭解卑詩航海的歷史以及當地的生態。其餘時間就只有在周末才開放。
在此區內保有許多建於一八八五年的建築物,在這裏可以欣賞到由來自中國人、歐洲人、原住民(First Nations)和日本人共同創建的多元文化環境。
此處還展示著一部古老的電車Tram #1220,二十世紀初期,它是郊區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
喬治亞灣鮭魚罐頭廠(Gulf of Georgia
Cannery)建於一八九四年,是卑詩少數遺留下來保存完好的鮭魚罐裝廠之一,見證了從一八七零年代至今加拿大西岸輝煌的漁業歷史。加工廠於一九七九年關閉,一九九四年成為博物館正式對遊人開放。
菲沙河從一八七一年就開始鮭魚罐裝加工,到一八九零年代,菲沙河上有四十五家鮭魚罐頭加工廠,一半落戶史帝文斯頓。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造船業的發展,從那時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來到這個港口,運走成船的罐裝鮭魚。
史帝文斯頓村莊(Steveston Village)算起來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了,自從1878年,史提夫(Manoah Steves)帶領全家在這裏定居,並建立奶牛飼養場。他的子孫在此拓荒,逐漸繁榮成村,一八八九年正式建立史蒂夫村。為了紀念最早落戶的史提夫,而命名為史帝文斯頓。
十九世紀末日本漁民抵達史帝文斯頓,在這裏發展漁業,村內的公園裏建有日本漁民雕像,以紀念日本漁民對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漁業的貢獻。這裏還保留了百年前,用於從事打魚和船舶建造業的船塢博物館。
這裏還有一座小巧的博物館(Steveston Museum)建在郵局的樓上,遊客若想瞭解此區的歷史文化,可上樓一瞧。
體驗典雅的漁港生活方式
圍繞著漁人碼頭周邊街道上,座落著各種各樣的特色商店和各式風味的餐館、服裝店、船具用品店、古董店、書店等,供遊客們尋寶和買些紀念品。漫步於賞景步道,看著點綴於天地間的天鵝、海鷗和來此覓食的各式鳥類,觀賞落日餘輝以及溫哥華市美麗的夜景,能體驗到典雅漁港生活方式的樂趣。◇
|
■若從99號高速公路南邊來,出口在梅希隧道的北方,若從溫哥華市中心來,經99號高速公路向南開,約三十分鐘可達列治文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