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倩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聖荷西市報導)英特爾國際科學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被稱為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的「世界盃」和「奧林匹克」。今年5月9日至14日,在美國矽谷聖荷西市的麥納裡展覽中心舉行,有59個國家、1500多名非常優秀的學生參加,今年大賽的總獎金近400萬美元。
中國大陸有20多名學生參加英特爾ISEF大賽,5月9日晚已抵達矽谷。5月10日中午,總部在矽谷的安捷倫科技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招待並歡迎中國隊學生和日本隊學生,安捷倫科技公司是中國和日本學生的主要贊助商之一。
今年ISEF比賽的項目共17個,涉及生物化學、醫學及健康科學 、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動物科學、行為與社會科學、化學、物理、工程學、計算機、動物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等方面。
未來的動植物科學家
孟祥博是北京101中學高二的學生,他參賽的項目是《檸檬葉浸提液對白粉虱防治作用的研究》。他自豪的說,自己研究的這種檸檬葉殺蟲劑既有效、有環保。
孟祥博性格活潑、大方,從小就對生物感興趣,父母也很支持他,家裏養過各種不同的植物、動物,兔子、烏龜、到另類的蛇、蜘蛛等都養。初中進入北京101中學後,學校的生產園裡有個10畝大小的溫室大棚,種植著很多植物。孟祥博說:「老師種了檸檬樹,我負責照看檸檬。白粉虱是一種對植物危害最大的害蟲之一,大棚裡的黃瓜、西紅柿等都被它害死,它附在植物的葉子背面,吸食植物汁液。只有檸檬根本不長這種害蟲,我就想,是否檸檬對這種害蟲有驅殺作用,我就開始做實驗。」
2009年5月份他開始做實驗,剛開始對著一大株檸檬,有些無從下手。孟祥博分析:植物有6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他排除了根和花,根長在地裡,檸檬的花期很短。「我覺得可能是莖、葉、果實,我採集了莖、葉、果皮、果肉四種器官做浸提,得到浸提液。」
孟祥博表示,其實他的項目,看似實驗沒特別多的工作量,但他做的準備工作非常多:採用了許多辦法,尋找效果最好的實驗辦法,最後他選用浸提的辦法。浸提液用多大的濃度?他從最稀的濃度、到最高的濃度,一點點增加上來。「業餘時間都用來做實驗了,挺累的,馬老師也給了很大幫助。我以前也做過實驗,但不系統、不科學,老師幫我修正。」
孟祥博透露他初一就想參加英特爾ISEF競賽,因為當時同校有個學生拿了二等獎,分享體會,他得知ISEF是個非常好的和其他人交流的機會,「在中國只能局限在大陸,大家文化背景等差不多,而參加ISEF的學生來自全世界,有不同文化、種族、課題。」
孟祥博並不是為了參加英特爾ISEF才做實驗的:「我在做實驗時,沒有報這種功利思想,就是踏踏實實做好實驗,結果出來後,總結出文章,老師建議我參加英特爾ISEF比賽。」
孟祥博信心十足,他說打算來美國上大學,這次回北京後要忙著準備美國的SAT考試和TOFEL考試,目標是美國東岸的MIT大學。
前途無量的未來生命科學家
北京人大學附中高三學生趙中倫,參賽項目是醫藥與健康領域:《SL7207 減毒型沙門氏菌靶向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長的研究》。他在過去一年多的實驗中研究、觀察黑色素瘤。趙中倫說:「我父母都學醫,所以我對醫學方面瞭解多一些,而且我確實對治療癌症感興趣。」他非常認真的說:「我希望能在人類戰勝癌症方面貢獻一點力量。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做對胃癌、肺癌等的研究。」
趙中倫表示,雖然他的實驗取得很理想的結果,但將這個實驗方法應用於臨床還是有一段距離,「但我希望、並相信人類在抗爭癌症中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趙中倫帶著眼睛,秀氣的大眼睛,帶著一臉書卷氣,但他不只會讀書,還興趣廣泛,涉獵運動、音樂、攝影、素描、設計等。他目前已經提前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錄取,在大學其間,他表示會繼續學習生命科學,打一個堅實的基礎,將來有機會到國外大學接觸頂尖技術和實驗方法。
中國隊學生人才濟濟
中國隊的學生顯得很放鬆,他們自己也說不緊張。北京四中的高二學生申靚博和譚侃然,他們共同合作的參賽項目是《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用新型阻醇複合膜的製備與性能研究》。申靚博喜歡化學,在初中就做過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究實驗。
工程學方面:北京101中學的黃宇晴,參賽《具有滑翔回收功能探空儀的設計與製作》。南京外國語學校的田野,參賽《磁力飛變形扇輪》。廣西柳州鐵一中學的王胤奎,參賽《基於磁力控制和雙層螺旋錯位結構的多防下一代安全插座的研究與設計》。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的邱鍵庭,參賽《短週期數字地震計》。遼寧省實驗中學的許星元、宮新一、張天,合作參賽《「複雜管系鑽道鼠」-可調雙輪驅動管道探測移動裝置》。
環境科學方面:杭州市學軍中學的邵林博,參賽《顏色方法及其在水質數據分析中的應用》。武漢市第二中學的胡冰潔,華中師大一附中的王鵬,華中師大一附中的張悠然,三人合作參賽《利用稀有鮈鯽評價環境激素效應的研究——初探雌二醇和壬基酚對稀有鮈鯽雌性化的影響》。
動物學方面:福州第一中學的吳其瑾,參賽《生防真菌對柑橘害螨的生物防治研究》。上海市位育高級中學的朱越,上海市南洋高級中學的黃思睿,上海市向明中學的陳菲,三人合作參賽《拓廣家蠶食性及強健家蠶體格的遺傳改良研究》。
植物學方面:北京人大附中的范逸臨,參賽《生長素分佈在植物根躲避逆境機制中的作用初探》。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肖方舟,參賽《孜然種子及其提取物作為天然食品防腐劑的探索研究》。
成都七中的楊昕燕、陸雯琦、吳軍均,參賽生物化學:《環境因素對中江丹參丹參酮含量及其合成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許家豪,參賽數學《基於數學模型的地鐵列車平穩制動實時閉環系統研究》。
東北育才學校的高陽,參賽計算機《基於矩陣的離散對數公鑰體制》。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蘇子牧,參賽地球與空間科學《四亮度法在數碼相機測量大氣能見度中的應用研究》。
福州第三中學的占呈彥,參賽微生物學《香蕉枯萎病的快速檢測技術研究》。
英特爾國際科學工程大獎賽(ISEF)是美國科學與公眾社團(Society for Science & Public)於1950年創辦的美國中學生科學博覽會發展而來,其宗旨是推動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ISEF目前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級(初三-高三)中學生的科學競賽。競賽為全球最優秀的小科學家和發明家們提供了互相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