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6日訊】中國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近日表示,中國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鋼鐵和水泥用於建築業,但只能持續25-30年。相比中國,英國的平均壽命達132年,美國的建築壽命也達到74年。
據中國日報報導,中國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上說,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於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而只能持續25-30年。
顯然,如此短壽的建築將每年產生數以億計的建築垃圾,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巨大的環境威脅。
「我國建築垃圾的數量已佔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據對磚混結構、全現澆結構和框架結構等建築的施工材料損耗的粗略統計,在每萬平米建築的施工過程中,僅建築垃圾就會產生500~600噸;而每萬平方米拆除的舊建築,將產生7000~12000噸建築垃圾而中國每年拆毀的老建築占建築總量的40%。」
此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司長陳宜明表示,政府的盲目拆遷和國內房屋自身的建築質量問題一直是中國建築業面臨的一個難題。
2009年10月武漢新洲區邾城街南街社區振興裡,一棟新建6層正在粉刷裝修的樓房突然倒塌,未發現人員傷亡情況。居民們分析,可能是地基不牢固引發倒塌。
2009年6月,上海閔行區蓮花河畔一幢13層在建商品樓蓮花景苑,因施工程序錯誤形成地基壓力差,樓體整體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引起業界巨大震盪。一個月後,南京再現「樓脆脆」。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重災區有3339所學校需要重建,全省(包括非重災區)受損學校13768所,需要重建11687所。
相比中國的35年平均建築壽命,發達國家建築,像英國的平均壽命達到了132年,而美國的建築壽命也達到了74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