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隨筆:誤會背後的故事

潘文山
font print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

電影還有一個小時才上映,有個女孩等著愛遲到的朋友。她買一包爆米花,找一個座位並且拿出一本書,準備一邊看書一邊享用。女孩專心看著書,突然發現有一位沒禮貌的大姐,一手伸過來分食她手中的爆米花。女孩心理想著,就算想拿來吃,也要先知會一聲。女孩很生氣,決定不便宜她。

女孩以較快的速度吃起爆米花,就這樣一人一次的拿著爆米花。女孩心裡越想越生氣,但又想到為了這芝麻小事在這邊發脾氣,一定成為大家的笑柄,於是女孩只好自認倒楣。最後,東西已所剩無幾,女孩想看看這位沒禮貌的大姐是否會停止,沒想到她竟還把它分為二份。這時,觀眾已陸續進場,朋友也趕到,女孩生氣的瞪著神色平和的大姐一眼,就走進電影院。

女孩想著終於可以不用見到方才那位大姐,沒想到,那位大姐的座位剛好就在她的旁邊。女孩真想馬上離開,但又不甘心浪費一張電影票。這時,那位大姐也發現她,還微笑向她打招呼,並且又與女孩分享剛買的甜餅。女孩心想她大概是來賠罪,不吃不是便宜了她,於是毫不考慮就拿著享用。漸漸的,女孩感受到她的誠意,就決定原諒那位沒禮貌的大姐。

電影結束散場時,女孩很善意的告訴大姐,要拿別人的東西之前一定要經過對方的同意。那位大姐聽了只是淺淺一笑。隨後,女孩上公車整理手提袋時,無意中發現自己買的爆米花,完好如初。此時,女孩頓覺十分慚愧,原來是自己吃著別人東西還指責別人。女孩想要與被她誤會的大姐道歉,但已經沒機會。

一則無意但造成誤會的故事常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中。故事中的大姐不但與女孩分享食物,甚至在被誤認為小偷時,也沒放在心上,心胸寬闊令人佩服。生活中,我們雖然盡量避免誤會別人,但相反的,當我們被誤會時,是否能以寬闊的心來對待?我們給予對方一點的寬容,其實就是給自己留一份空間,跳脫是與非的糾葛,走出得與失的迷障。退一步,就得以釋懷,悠然自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雖然他們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艱辛的奮鬥過程,但他們有著共同的信念──相信自己不會被命運打敗。他們要活出自己和活出價值。
  • (shown)小木問小男孩:你一個人要去那裡?一個人下山很危險!男孩說要找媽媽...
  • (shown)幫助與分享就是善良的力量,這種力量需要傳遞,而社會就是我們傳遞善良的環境,每個人都是媒介也都是主角,舉手之間便可以把善意帶給別人快樂。
  • (shown)世上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又何妨,冷靜下來,找出不足的地方去改善,沒有不能處理的事。
  • 有專家研究,堅毅比天賦更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表現。在遇到挫折、失敗之際,仍能再接再厲、堅持不懈的朝着自己的目標努力,這才是決定成功的因素。
  • 無度的「欲」必然逾「矩」;反之,「矩」內的「欲」方可不逾越、不冒犯。因此,有「矩」來規範,從心所欲才不會招致禍害或災難。
  • 生活的樂趣很簡單,也很純真。善意會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間瞬間共鳴,那是溫暖明亮的瞬間,帶有似乎肉眼可見的明亮色彩。
  • 經常會遇到親人、朋友、同事等人會和我們談對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實這時候我們經常會大談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結果就是讓對方非常的反感。因為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只是想和我們分享一下,或者說發一下牢騷。
  • 以幽默來調解日常的困窘,有助於產生積極正面的力量;進而,讓生命的品質逐步提升、心靈的花朵不斷綻放。
  • 像個孩子一般的思考,保有對世界的好奇與感恩,才能夠在微小、瑣細之處,獲得無比的滿足和歡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