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新政重挫中國股市 滬深雙雙跌破牛熊線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股市週一(4月19日)下挫,跌至逾一個月來最低水平,基準上證綜合指數創下七個多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中國政府採取新的調控措施給房地產市場降溫的消息導致地產和銀行類股大跌,而上週五美國股市受高盛(Goldman Sachs)事件拖累走低也給中國股市造成了不利影響。
  
周一兩市股指大幅放量下跌,各大板塊指數悉數收綠,跌停的非ST個股多達34只,近期遭到政策大力打壓的地產板塊以7.67%位居跌幅榜前列,兩市主要股指的年線均被跌破。兩市資金淨流出183億元。

週一基準上證綜合指數收盤跌150.00點,至2,980.30點,跌幅4.8%,為去年8月31日下跌6.7%以來的最大百分比跌幅。該指數還創出了3月15日以來最低收盤點位,其3月15日的收盤水平為2,976.94點。深證綜合指數跌54.38點,至1,175.34 點,跌幅4.4%。

周一大盤年線和滬指3000點等重要心理關口跌破,兩市的MACD指標出現了一根顯著拉長的綠柱,從滬指的周K線看,10周均線已跌破,下檔只有60周均線才有明顯支撐,顯示大盤調整仍將繼續。但股指週二可能出現輕微和短暫的技術性反彈,並突破3,000點。

跌勢到底來自何方?

對于周一的下跌,地產股被普遍認為是殺跌的最大元凶,但經過分析,分析家認為殺跌的最大動能實際來自于銀行股。

銀行類板塊跌幅高達5.22%,資金淨流出26.06億元,居資金淨流出首位;房地產板塊跌幅達7.59%, 25只個股被打至跌停板,資金淨流出23.58億元,這已經是該板塊連續10個交易日資金淨流出。

科德投資蘇海彥認為﹐從政策的條文來看,本次限制較多的主要集中在信貸方面,對于二套房信貸首付的提升和三套房停止信貸的政策,受影響較大的非地產股,而是銀行。因此銀行股的業績走向是否會發生較大變化才是引發市場懮慮的根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在評價當前經濟狀況時指出,目前中國已經開始出現通脹苗頭,房地產泡沫聚集,資產價格上漲,這與去年計劃5萬億信貸,最終投放9.6萬億有直接關係。他指出,「40%的資金流入各級政府投融資平台,項目數量達到3800多個,而今年又新上一批項目,僅鋼材生產規模預計就達7億噸,比去年新增1800多萬噸。」這些都是目前經濟過熱的隱憂。

新政策出臺 炒房族大量出貨

中國國務院上星期六公布關於遏制部份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該通知內容包括:將第二套房首付款比例從40%上調至50%,商品住房價格過高的地區,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並要求抵押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還規定面積超過90平方米的首套房首付款比例最少為30%,此前最低比例為20%。
  
另外,據大陸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為抑制持續飆升的房價,中國有可能於近期推出個人住宅消費稅試點,在多個城市開始徵收不同形式的住宅消費稅,重點針對高端房產交易。擁有兩套以上住房的家庭,稅率有可能為房產交易差額的20%-50%。
  
上週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70個大中城市3月份的住房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了11.7%,為2005年7月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最大漲幅。
  
受新房貸政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投資者。據大陸媒體報導,部份投資者一次性拋出幾百套房源,以期高價脫手。深圳一名有實力的投資者一次更拋出680套房盤。
  
新的調控措施使地產開發類股大幅下挫。萬科A (China Vanke)收盤跌8.2%,至人民幣8.30元。保利地產(Poly Real Estate)跌9.3%,至人民幣16.92元。

因市場擔心銀行貸款業務將受到房地產調控舉措的不利影響,週一銀行類股紛紛走低。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跌4.9%,至人民幣4.66元,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跌6.4%,至人民幣14.69元。

相關新聞
北京升級貿易戰 專家:為面子會痛到筋骨
中共拉攏歐亞國家抗美 分析:算計或落空
分析:川普關稅戰對中共來說 時機糟糕極了
川普貿易團隊拼90天達成90個協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