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Lotos 找我協商公事,她的建議挺好,我也贊同,能使事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可是當我正在思索該如何進一步做到最好時,她見我沒有回應,急切的對我說:「我們要的是讓事情起到更大的效果,而不是去證實你的能力!」她的話頓時令我感到不舒服,我黯然的說著:「我知道該怎麼做。」強忍著那顆不悅的心——畢竟這工作是我熟悉而上手的,這個念頭正悄悄的放大著我那不願意被指導的心。雖然理性與擰勁的心在拔河,但瞬間閃過的念頭警醒了自己:「謙虛才會把事做好!」
過去看過一個故事:宋朝的肅王和沈元用,有一回一起出使外出。當他們寄宿在燕山的湣忠寺時,看見一塊唐朝遺留下來的石碑,碑上的文辭優美,約有三千多字。沈元用平日記憶力就強,於是一再朗誦;而肅王在一邊聽著一邊走著,似乎沒什麼在意。
而當沈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時,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就拿出筆來,很快的將文章默寫下來,其中記不起來的就空著,一共空缺了14個字。
肅王看了後,就拿起筆來,將所有的缺字補齊,並且將元用4、5處錯誤的地方更正過來。改完後將筆放下,繼續和別人談論著其他的事,絲毫沒有一絲絲驕傲的神色。頓時讓沈元用既驚訝又佩服!
這個故事使我反問自己:如果我是肅王,我能像他這樣不顯示自己、不炫耀自己的才華嗎?
另外,有一回從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清朝時,有個文人許容為人寬厚謙虛,即便自己的文章非常有名,也從不標榜自我。有一回考試,他的一個朋友盜竊了他的一篇文章,還考了第一。此人得意忘形,跑到許容面前自吹自擂起來。許容身邊的很多朋友都看不下去,想要斥責那人,許容卻極力阻止他們說:「他的命運該得第一,與文章沒甚麼關係!」
後來這位友人還因為拿了許容的文章而考上了進士,而許容卻名落孫山。但是許容絲毫不計較。後來,許容考中了進士,被皇帝欽點為山東巡撫。那位偷竊其文章的友人當時任官滕縣縣令,可能想起了先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沒臉面見巡撫大人,於是寫了封辭職信遞上。
而許容一點也沒有計較以前的事,他找來這位朋友,悉心安慰他,與他暢敘舊情,始終一點都沒提先前的往事,對待他還像以前一樣。
許容的寬厚令人為之讚賞!友人竊取其文,他尚且能夠大度的包容,這樣的修為也讓我進一步想到Lotos的建議,還是為了整體的成效。當我念頭一轉,心也寬廣的放下了。
當別人有好辦法與建議時,不再去堅持自己、認為自己的辦法好,還能去看看、想想他人的建議,就能放下那顆不平衡的心。而且,哪兒有不足,還能默默的給予補充,使事情更加完善。想到這兒,Lotos的話我終於能坦然的接受與理解了:「不用去證實自己的能力、證實自己的辦法好,只要把持純淨心、只有想把事情做好的心,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歡迎來信索取全部文章電子書(有手機格式) 。 請 e-mail到 [email protected] 小筱收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