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接近七堂課的尾聲,所以我想強調一些與不適有關的姿勢。也就是負面的洩底信號。請務必記得下列每一個姿勢單獨出現時皆不具意義。
數個姿勢湊在一起,比如說三個才能給你好的「解釋」。否則你將犯下數不盡的謬誤。
這些姿勢可能代表的意思我就不再複述。相信現在你已能輕鬆加以鑑定:
●身體呈現封閉。
●身體或肩膀朝著遠離對方的方向。
●兩臂交叉,握緊拳頭。
●兩臂交叉,抓緊上臂。
●擰手。
●肩膀抬高(朝耳朵)。
●翹腳、雙臂交叉。
●腿或腳勾住椅子。
●一隻腳卡在膝蓋後面(站立時)。
● 坐時腳踝交叉。
● 一再翹腳又放下。
● 兩腳挪來挪去,不斷碎動。
● 一腳或兩腳指著遠離對方的方向。
● 翹腳時一再晃動上面的那條腿。
● 咬嘴唇。
● 緊閉雙唇。
● 摸鼻子(或摩擦)。
● 摸或拉耳垂。
● 頻繁地摸臉。
● 用手遮住嘴巴。
● 用手托住下巴。
● 舔嘴唇。
● 頻繁地大口吸氣。
● 把玩物品。
● 把玩頭髮。
● 抓或摩擦下巴。
● 過度眨眼。
● 說話時把眼睛閉起來(視線中斷)。
● 眼神從一邊游移至另一邊。
● 瞳孔收縮。
● 目光低垂。
聊天室
問:既然明白一些「洩底」的信號,我們再也沒藉口說我們不了解自己發出的信號,或無法從他人的舉動汲取信號了。
答:完全正確。我想你已經發現,只要一點同理心,你看得到真相,也聽得懂弦外之音,就能大幅提升成效。只要你有心,這其實沒那麼難,有志者事竟成。
問:所以一切也與形象有關,對不對?事情必須前後一致,否則行為和我們想投射的形象就不會契合。我們的身體語言似乎對於建立形象極為重要。有什麼維持正確形象的祕訣嗎?
答:這是頗棘手的問題─你讓我下不了台了。好吧。「千萬不要穿著人字拖搞戲劇性退場!」
問:好,我要問。你在第一課一開始就說到身體語言不算精密科學。我們可以仰賴不算精密
科學的東西嗎?
答:問你一個問題:誰說科學是精密科學了?
問:嘿,好深奧喔。哇……我得調整一下呼吸。這些一定能在未來幾年派上用場。
答:好好享受這趟身體語言之旅!@(本文結束)
摘編自 《假如你能看穿我的心》 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