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鄧振梁編譯報導)近兩年的金融危機及這波景氣嚴重衰退不但造成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年輕人的影響也非常大。最近的研究發現,有焦慮與其他心理疾病的美國高中生與大學生比例是大恐慌時期(Great Depression)同齡人的五倍。
研究人員採用一份在1938年起就廣受歡迎的一份問卷調查,結果證實了校園內心理輔導員長久以來的猜測,由於生活及學業上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一代年輕人的心理問題也多。
雖然調查結果無法將現代生活注重外表與金錢的文化與年輕人的心理問題聯繫起來,但聖地牙哥心理學教授特溫吉及許多心理問題專家認為其中存在相關性。
現在研究焦點集中在現在年輕人較注重社會地位與財富,這讓心理疾病更嚴重。
由特溫吉教授負責的這一調查分析了從1938至2007年的77,576份高中生與大學生的MMPI問卷調查結果,發現2007年年輕人心理疾病的發生率是1938年時的5倍,有些疾病甚至大到6倍。
輕度狂燥症(hypomania)-包括焦慮與過度樂觀的比例自1938年時的5%上升到2007年的31%;憂鬱症自1938年的1%到2007年上升至6%。不滿現行社會制度及認為不需遵守規則的心理偏差問題的比例,自1938年時的5%上升至2007年的24%。
特溫吉認為現行的流行文化對年輕人施壓,現在的美國年輕人比較有自信、武斷,卻是悲慘,年輕人都想要變有錢,經濟上生活上變好。
一直期待物質的回報導致失望,過度呵護的父母讓小孩無法適應現在社會,都是心理疾病增加的原因。
現代科技又是年輕人所愛,社會步調飛快,想要成功的壓力壓的年輕人喘不過來。
現代年輕人不正確的想法,認為有錢才是成功,必須累積大量的財富以致成功,這樣使我們一直感覺不足,焦慮與沮喪,高學歷的目的也只是要多賺一點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