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0年12月21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孫芸綜合報導)由於污染,中國大陸地區難有乾淨的糧食,而有權有錢的人則毫不意外的「為自己想」,買地僱人提供「正常」的糧食。這些事曝光後,再增加了官民對立的情況。有錢與有權的人自私和廣大民眾的怨氣,越來越嚴重。
自2008年「中央國家機關食品特供中心」曝光後,中國大陸省市各級政府機關、國企等大企業紛紛倣傚,「蔬菜自供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遍地開花。輿論問責,官員們爭當「范跑跑」,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這場「餐桌保衛戰」中,莫非中國人都要開始自供蔬菜食品?從中央到地方幾十個監管食品部門的職責何在?
國家機關帶頭「特供」
最近,網上一篇〈國家機關自建農場〉的博文被廣泛跟帖和轉載,其中中國政法大學何兵教授披露,他去年去過幾個省級國家機關,均有自己的生產基地。
他說:「去年到西部某省開會,當地領導說,我們在農村租了幾十畝地,僱農民種植,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我們的飯菜你放心吃,都是綠色食品。」「到部隊聯繫辦學,陪同的人也說,我們的菜都是自己種的」。
「大約半個月前,在中部某地的縣裡機關吃飯,談到西部某機關自己租地種菜的事,陪同的朋友說,這不奇怪,我們省裡的機關也這麼幹啊。當地一領導說,這種情況不少。他掐著指頭說:某廳、某委……都有自己的菜地。」
據《第一財經日報》日前報導,陝西省最高人民法院在離西安50公里的陝西高嶺縣租了30多畝地,僱了十幾名農民幫該單位種菜已有兩年,省高院一名工作人員說,這個生產基地供應的時令蔬菜已供不應求。
目前在中國大陸的錢權部門如省級政府機構、大型國企、金融機構等,花費大量金錢在城郊租地,建成自供食品基地。
中央「特供」專供首長
今年十.一,為中共領導人提供安全食品的北京「特供處」門庭若市。據海外博訊網報導,9月29日上午,各種掛特別通行證的特殊車輛,停滿東華門34號特供處門前。提貨的特殊人物正大箱小盒,忙著往車內裝載各種特殊商品。
報導稱,特供處提供的食品,是特供基地產出的超級低碳、純綠色食品,及有錢難買到的商品,價格幾乎是白送。該文還配發了門口的兩幅照片。相關消息在中國境內網站遭到屏蔽。
一位熟悉「特供」內情的張先生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原來在八面槽,現在挪到東華門34號。它對外是不營業的,它是專門供首長的,保證安全,再一個是便宜。他們還定點送,專門基地定點的,他們(政府)歷代都是這樣。」
毒奶粉引爆中央「特供」
2008年,震驚全國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發生,民眾憂慮食品安全之時,網上盛傳:2005年4月,國務院中央國家機關食品特供中心就已成立,輿論嘩然。
該中心主任祝詠蘭當年8月在山東濟南舉行的「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授牌儀式」上透露,中心不但為國家94個部委的退休老幹部特供指定專用產品,也「依托國務院後勤基地、中央警衛局農場、武警邊防後勤基地和遍佈全國13個省市、直轄市、自治區的生產基地」,為國家機關的官員特供有機食品。
祝詠蘭還說,甄選「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條件非常嚴格,要求重點在其「安全性」和「營養性」。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激素、無污染,不使用化學添加劑、防腐劑,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有一項不達標就不能入選為特供產品。
儘管之後當局闢謠,但中共領導人享受特殊食品早已不是祕密。據報導,自1949年中共建政,從蔬菜、大米到香煙與白酒,包羅萬象,均是特供。民眾評論,難怪他們不用擔心食品安全,難怪他們不把心思用在監管上面。
民間掀「餐桌保衛戰」
近年來,有毒食品越來越多,從食品原料到烹製油與食器,無一安全,加之中共各級領導爭當「范跑跑」,使得中國人正在打一場辛苦且難見效力的「餐桌保衛戰」。(汶川地震時,教師範美忠撇下學生,率先衝入安全地帶,被稱為「范跑跑」)。
「雞是45天長大的,豬是五個月長200斤的,菜原本40天一茬,現在25天一茬。化肥、農藥殘留,沒有菜香味……」,令人毫無安全感。特別大城市的居民,率先打起「保衛餐桌戰」。
多利農莊董事長張同貴表示,他萌生自己搞農莊的想法,源於看到很多農民種兩塊地:一塊地生產出來的蔬菜用來賣到市場上,一塊則供應自家人食用。這樣的做法公開後,即便兩者菜品質量區別不大,也難免對購買者產生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
北京的中關村,20多個白領自發組織了購菜聯盟,由北京郊區的一名農民負責幫他們種菜。一名聯盟成員說,這樣的自發性組織在全國已經有100多個。
上海一家以金融、房地產為主的民營投資企業集團,在蘇州開闢了400多畝地,接受部分會員客戶的訂單,以及供應公司高層日常用餐,但這一福利還沒有覆蓋到普通員工。
當政府機關、大型國企花費公款建設「食品基地」,「自供蔬菜」時,佔人口絕大部分的普通民眾,他們既沒有經濟實力僱人生產食品和種植蔬菜,又沒有資源和時間自己生產和種植,面對毒食品,他們怎麼辦?◇
本文轉自第203期【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b5/205/8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