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0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世界七大工程奇蹟,簡稱世界工程奇蹟,是指近代及現代七項最大型的工程,由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出。它們分別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荷蘭的北海保護工程、美國的帝國大廈和金門大橋、加拿大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巴西的伊泰普大壩,以及英國及法國的英法海底隧道。
伊泰普大壩(Itaipu Dam)
伊泰普大壩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是全球當時最大的水利工程。大壩於1975年10月破土動工, 1991年5月竣工。
雄偉的大壩將巴拉那河攔腰截斷,形成深250米、面積廣達1,35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大壩的西側是水庫的溢洪道,十幾道閘門敞開,水庫的水能以每秒4.6萬立方米的流量傾瀉而出,飛卷的波浪高達幾十米,形成一道壯麗的人工瀑布。全長7,744米的大壩,氣勢雄偉。大壩外壁,18台發電機組的注水管一字排開,每根管道的直徑10.5 米,長142米,每秒注水645立方米。18台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 1260萬千瓦,是當今水電站中的巨無霸,也是美國大庫力水電站的1.2倍。伊泰普水電站滿足了巴拉圭全國的用電量和巴西全國用電量的35%,這為巴西和巴拉圭兩國經濟的騰飛提供了有利條件。
巴拉那河,南美第二大河,穿越南美大陸經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個國家後注入大西洋。川流不息的巴拉那河因為經常氾濫奔。巴西自上世紀70年代經濟起飛後,先後經歷了兩次電力能源危機。出於深刻的教訓和對未來經濟與社會發展對能源需求的預估,巴西政府毅然決定同巴拉圭合作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1974年,巴西和巴拉圭兩國簽署了《伊泰普協約》,決定創建伊泰普合營公司,共同修建一座大壩,以開發作為兩國界河的巴拉那河的水利資源。
修建伊泰普水電站期間,開挖的土石方達6385萬立方米,是連接法國與英國的歐洲海底隧道土石方的8.5倍。如果將其用普通卡車裝運,可排成長達12.8萬公里,能繞地球赤道3周。澆築的混凝土達1,257萬立方米,用這些混凝土可以再建一個人口達1,700萬的裏約熱內盧城,可修建210座世界上最大的可容納20萬人的裏約熱內盧馬拉卡納足球場。所使用的鋼鐵可建280座艾菲爾鐵塔。
視訊:伊泰普大壩洩洪壯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