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三)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11月0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世界七大工程奇蹟,簡稱世界工程奇蹟,是指近代至現代七項最大型的工程,由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出。[1] 它們分別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荷蘭的北海保護工程、美國的帝國大廈和金門大橋、加拿大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巴西的伊泰普大壩,以及英國及法國的英法海底隧道。

帝國大廈 (Empire State Building)

帝國大廈是一棟超高層的現代化辦公大樓,矗立在美國紐約市內的曼哈頓島,俯瞰整個紐約市區,是美國及紐約市最著名的地標和旅遊景點之一,自1931年以來,雄踞世界最高建築的寶座達40年之久,直到1971年才被世貿中心超過。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帝國大廈又重新成為紐約最高的建築。在它興建之前克萊斯勒大廈是全球最高的建築。目前它是美國第二高的建築,排在芝加哥的西爾斯大樓之後。帝國大廈原本共381公尺,地上102層,樓高381公尺,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公尺,總高443公尺, 1986年該建築被認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目前大廈在進行巨額費用的改建,努力轉型為一個更加節能的環保綠建築。

帝國大廈建於經濟大蕭條後的物資短缺時期,其設計構思成為美國兩大汽車製造商競爭的焦點。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hrysler Corp)的沃爾特‧克萊斯勒(Walter Chrysler)和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的約翰‧雅各布‧拉斯各布(John Jacob Raskob)的競爭目標是:看誰能建最高的樓房。最初的計劃是建一幢看上去低矮結實的34層大廈,後來又作過16次修改,最後才採納了拉斯各布的「鉛筆型」(pencil shape)方案。這方案使得建築十分牢固。根據估算,建造帝國大廈的材料約有330,000噸。 大廈總共擁有6,500個窗戶、73部電梯,從底層步行至頂層須登上1,860級臺階。它的總建築面積為204,385平方公尺。

大樓於1930年動工,1931年落成,建造過程僅用了410天(一年又2個月內),動用了3,400名工人。建築速度是每星期建4層半。這在當時的技術水準下,已算是驚人的了。整座大廈最後提前了5個月落成啟用,比預計的 5,000萬美元減少了10%,所用材料包括5,660立方米的印第安那州(Indiana)石灰岩和花崗岩,1,000萬塊磚和730噸鋁和不鏽鋼。

1931年5月1日,帝國大廈正式落成,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在首都華盛頓特區親自按下電鈕,點亮大廈燈光。遊客可以從86樓及102樓觀景台俯瞰整個紐約市區,在天氣晴朗時,甚至還可環視四周地平線的美景。


美國帝國大廈(Stan Honda/AFP)


美國帝國大廈 (Emmanuel Dunand/AFP)


遊客在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觀景台欣賞帝國大廈。(Stan Honda/AFP)


美國帝國大廈夜景(Cynthia Boll/AFP)


帝國大廈聳立在曼哈頓建築群中。(Stan Honda/AFP)


美國帝國大廈(TIMOTHY A. CLARY/AFP)


從美國帝國大廈61樓,欣賞下雪中的曼哈頓。(Stan Honda/AFP)

視訊:從帝國大廈俯瞰整個紐約市區

相關新聞
三峽工程到底能防多大的洪水?
市長鼓勵市民參與 「底特律建造工程」
吳敦義:南迴改善工程明年底動工
全方位解析三峽工程首次蓄水成功 (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