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企囤地12億平米 1.2億人住房被雪藏

人氣 7

【大紀元11月02日訊】土地,對於開發商來說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囤地」本來是房地產開發商正常的市場行為。在房價日益高漲帶來的情緒壓力下,「囤地」被視作意在讓房價脫離民眾購買力的「奸商詭計」,也成為了政府、開發商與民眾之間的博弈象徵。

據《中國經濟週刊》通過對多方數據的綜合分析,以囤地的本意——儲備土地的角度解讀,按照土地建築面積的口徑,整理出中國上市房地產公司囤地排行榜。

榜單顯示,非但個別企業的土地儲備數量十分巨大,就整體而言,其儲量更加超乎想像——統計數 據顯示,目前僅125家內地上市房企就手握高達近4億平方米的未開發土地量。而20家香港上市房企擁有的土地儲量更是高達4.2642億平方米!也就是說,中國上市房企囤地逾8億平方米。

保利地產囤地最多 萬科第二

據華泰證券資料顯示,結合目前內地滬深兩市125家企業第三季度的土地市場表現、2010年半年報等公開資料,整理出內地上市房企土地儲備排行榜:保利地產的儲備土地建築面積為3369萬平方米,超過了行業龍頭萬科,位居中國內地上市房企之首。

該份榜單顯示,截至目前,萬科地產以32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儲備排在中國「內地上市房企囤地排名」的第二位。蘇寧環球、首開股份、中天城投、中國建 築、金地集團、榮盛發展、新湖中寶、招商地產等公司均以1000萬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儲備位居「內地上市房企囤地排名」的前十位,第十位的招商地產土地儲備 量高達1000萬平方米。

排在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的內地上市房企依次是:香江控股、世茂股份、華髮股份、中弘地產、金融街、名流置業、上實發展、泛海建設、福星股份、北辰實業。

但與此同時,也有多家內地上市房企的土地儲備為零,比如ST興業、武昌魚、聯華合纖等。

總體來看,目前內地上市房企的儲備土地建築面積總量為近4億平方米,按照人均30平方米居住面積計算,僅內地上市公司的土地儲備開發的房子足夠1300多萬人居住。

據 201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內地上市房企的存貨高達8100億元,而去年底僅為6387億元,增長了20%。其中,買地積極的萬科地產的存貨 由901億元上升到了1115億元,大增24%。保利地產同樣今年在土地市場上大展拳腳,截至目前斬獲建築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其存貨則上漲 了50%多。

1.2億人住房被雪藏

儘管前兩名的保利地產、萬科,其儲備土地建築面積都超過了3000萬平方米,合計高達6637萬平方米,佔到內地上市房企土地儲備量的六分之一。

但是,這仍不是中國土地儲備量最大的房企,一些未上市房企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房企土地儲備量更大。

進入「香港上市房企囤地排名」前10名的是:恆大、碧桂園、綠城中國、雅居樂、中國海外、合生創展、長和系、新世界中國、富力地產、龍湖地產。其中恆大以7238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成第一。

那麼截至目前為止,全國房企手頭上到底存儲了多少土地?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等公開資料顯示,在從2000年-2009年10年的時間內,全國房地產企業一共購置佔地面積近33億平方米土地,而在這10年內全 國房地產完成土地開發麵積僅有近21億平方米,這意味著僅僅這十年出讓的房產開發土地,就被房地產開發企業雪藏了近12億平方米,這並不包括今年前9個月購置房產開發土地2.9億平方米。

在2009年,全國房地產完成土地開發麵積為2.3億平方米,這意味著僅僅這10年來儲存的土地就夠全國房企開發五六年之用。

以目前業內通常的容積率為3的住宅開髮指標來計算,這些土地能提供36億平方米面積的住宅,以人均30平方米的居住空間計算,這十年閒置的土地面積足夠1.2億人居住,以戶均100平方米計算,這些土地可以蓋3600萬間「廣廈」。

湘財證券地產研究員張化東表示,很多開發商囤地實際就是為了坐享土地升值, 因為地價房價都飆升太快,如果把土地蓋成房子銷售了,就無法享受地價房價的升值空間,反之閒置土地有時候收益更大,而採用分期開發變相捂盤、甚至儘量延長開發進度也能起到儲備土地的效果,這就是目前開發企業普遍採用的手段。

相關新聞
中國樓市量價齊飆 調控能否持續?
謝國忠:冰水煮大閘蟹 中國房市將走空五年
中國收緊地產融資  外資企圖真假難辨
傳中國滬深房產稅獲批 稅率0.3%-0.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