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45萬代課教師悲情落幕 民衆悲憤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薛飛、古清兒綜合採訪報道)隨著工人日報在元旦那天刊出的一組《最後的代課教師:期待這次體面的離開》的報導,中國大陸44.8萬代課教師即將「走進歷史」,區區幾百元就打發掉幾十年同工不同酬的教師生涯。一個遍及中國鄉村和偏遠山區默默耕耘育人的教師群體,就這樣在中共當局一紙文件之下,在2009年年底前後,被最後清退。悲憤的中國人說:教育部清退的不是代課教師,而是良知;這是「民族的悲劇」。

據悉,這一狀況的背景是2001年「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2006年,教育部提出要在較短時間內,將全國餘下的44.8萬代課老師全部清退,進入2010年,代課教師將被最後清退。

代課教師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是指在農村學校中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過去被稱為民辦教師,多年前,教育部門以「提高基礎教育的師資質量」名義在全國一刀切清理民辦教師。但事與願違,不少偏遠貧困農村地區招不到公辦老師或公辦老師不願去,只能繼續由臨時教師執教,但他們的身分代號被改為「代課教師」。

長期以來,代課教師代表著惡劣的教學環境、低酬和貧困。甘肅省渭源縣黑鷹溝村一名代課老師王安治從1974年就開始在當地小學代課,2009年9月拿到600元補償後被清退。家裏已經75歲的老父親患有白內障,兩個孩子一個打工一個上學,外債欠了將近5萬元,現在家裏生計就靠老婆種的幾畝薄地。


2009年12月21日下午,王安治拄著雙拐蹣跚走在山間小路上,他說,當年他就是這樣去學校教書的,如今,他去鄰村幫人收洋芋,只為農忙時人家也能過來幫自己一把。代課已經34年的他在學校經歷了9任校長,村裡曾有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學生。今年他拿到 600元的補償後被清退,而他家共欠5萬元的外債。(網絡圖片)

42歲的張永紅在學校裡代了17年課,他哥哥同樣是代課老師,並且他70歲的老母親也是。三人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轉正,張永紅的父母常年有病躺在床上,家裏唯一的收入就是靠種藥材……

「買一台4000元的電腦需要工作100個月,買一部1000元的手機需要工作25個月,買一瓶3元錢的綠茶飲料需要工作兩天……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不吃不喝」—— 這是一本名為《鄉村代課教師》的書中描述的每月40元工資的西部鄉村代課教師購買一些物品所需的工作時間。這也是2006年以前地處甘肅渭源縣代課老師的真實寫照。

儘管現在工資已經漲到了220元,但仍難以滿足身處貧困山區的他們的個人生活,更何況他們還要養活一家人。當得知當地政府將在年底前清退完所有的代課老師後,心中支撐他們多年的轉正夢想真的破滅了。

中國各地民辦教師集體上訪請願此起彼落

近年來,中國各地民辦教師集體上訪請願活動此起彼落。這些民辦教師的主要訴求是:要求當局解決民師老有所養及按政策落實工資等問題,但當局給予老師們的答覆仍是「沒有政策,沒有文件規定,沒辦法解決。」

河南伊川高老師今年60多歲,從1969年開始工作,當時他不滿20歲,一直幹到1988年被辭退。這二年不幸中風。他痛苦地說:「現在一身是病,還中風了,這個醫療費我也出不起,就在家放著,清退一分錢都沒補償,最後被迫離開教育事業,現在大家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生活很貧困,連醫保、社保都沒有,辭退後甚麼都沒有。」

中國各地政府為了所謂的「穩定」,對這些民辦教師的維權採取打壓、抓捕、判刑等措施。高老師說:「從07年12月份,全省民師組織起來開始維權,至今地方政府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地方政府為了穩定,不准你上訪,派公安監控、關押你,還有老師上訪被判刑。」

他說:「我們一輩子教書,當時工資很低、很低,到農村從事教育,不是半邊天,是大半邊天,可是我們沒有得到很好的報酬。現在國家富裕了,我們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

一直關注中國民辦教師問題的民生觀察網站負責人劉飛躍表示,對民辦、代課老師的清理辭退的問題,這幾年都在進行。這裡最大的問題是,這些老師很年輕的時候,就投入到農村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當時條件艱苦,收入非常低,他們工作二、三十年後,有的時間更長,一生當中黃金時間奉獻給教育工作。現在政府卻把他們一腳踢開,不給他門任何養老保障,不管在法律和人權上面,都說不過去。

新政策是對民師的污辱

陜西渭南的張老師,今年50多歲,1975年2月份工作,教書一直教了28年,當年渭南地區培訓了五期師範生後,就把學校民師一腳踢開。她說:「清退一分錢都沒補償,不要說買房、養孩子、供孩子讀書,現在連生活都有問題。」

據悉,最近陜西省政府對民師出台了一個政策,每年教齡補貼6元人民幣,工作三年以上的都有,還有55元的養老金,60歲以上才可以拿到。

張老師說:「對這個通知大家特別不滿意,這是對我們民師的污辱,現在還在鬧著。12月27、28日,我們有一千人到省政府上訪,打著橫幅,反映我們的不滿,要政府改變政策,不可能默默的接受給我們的6元人民幣,太冤、太冤了。」

她舉例說,一個老師工作了30年,每年補貼6元人民幣,就是180元,再加上55元,才拿到235元。張老師說:「還拿不到300塊錢,如果能拿到4百塊,我們都不鬧了。」

據民師反映,陜西華陰有一位老師,工作了30年,被政府一刀切辭退,現在只能靠揀破爛生活,年紀大了,幹別的幹不成。西安一位丁老師,在學校幹了20多年,轉正的身分卻被別人頂替了。

還有戶縣一位陳老師,本來要參加12月27日的上訪,但那兩天大家都沒有看到他的身影。後來才知道這位老師被戶縣公安局刑事拘留,現關在看守所,罪名是「集會遊行示威」。現在各縣的老師都在想辦法幫他。

劉飛躍認為,現在社會對民師狀況都很關注,而當局採取的政策也飽受批評。這說明問題非常嚴重,政府對弱勢群體的政策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些民辦教師的訴求是要求基本生存權,希望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另政府把他們辭退以後,就不承認他們的教師身分,辭退回農村就是農民,這對老師在心裡上受到很大的傷害,他們一生的身分都被否定了。

主持人拍桌子罵「老爺」受網絡追捧


浙江錢江都市頻道《九點半》欄目主持人在節目中為代課老師鳴不平。(網絡圖片)

新年伊始,對44.8萬代課教師將進行最後清退的消息,成了最引人關注的新聞。從報紙到網絡,為代課教師鳴不平的報導、評論海量呈現。在成千上萬的相關新聞評論中,浙江錢江都市頻道《九點半》欄目的一段兩分鐘的節目備受網絡關注。

  ●教了34年書,就拿到了600塊的補償,600塊錢啊!他們教出的孩子就值600塊麼?!

  ●為什麼明明是一模一樣的工作,一樣的風險,僅僅是因為身分,就必須要接受這種極端極端不公平的非人待遇呢?!

  ●如今我想問問制定這些政策法規的老爺們,看看34年600元的補償,看看這些代課老師的落寞,但是他們依然堅挺的背影,你們究竟要什麼時候才能讓同工同酬實現啊?!

節目最後的結語,主持人引用了網上關於此事的一個標題———「民族的悲劇」。

這段只有兩分鐘的節目在播出後很快就成了網絡熱點。轉貼到微博之後,更是引起了網民的強烈反響,網友連呼:解氣!

網民呼聲:「民族的悲劇」

在民間,網絡上,教育部的政策更是千夫所指。網民痛批,教育部對層出不窮的高校腐敗熟視無睹,卻對身分低賤、家庭清貧的代課教師趕盡殺絕。也有人稱之為「民族的悲劇」;「教育部清退代課教師將中國良心徹底衝進馬桶!!!」

南方網友評論:一個對功臣不愛惜的國度

文明的社會,首要的是維護每個人做人的尊嚴,此為最大的民權。一紙決令,就讓40多萬代課老師自尋活路,商量的餘地都沒有,雖然其中有些看似善意的通融,卻無法掩蓋一個群體遭遇著過河拆橋的悲慘事實。誰能想到,育人子弟一生,離場時卻是如此落寞,連生計都難以維持!

體面的離開,終歸只是屬於縱橫捭闔的政界能人,著書立說的學術名流,搏擊商海的商業鉅子,並非屬於一個月只有幾十來塊,命運時刻掌握在他人手中的卑微群體。從「代課老師」稱呼的經年不換,再到被趕下講壇時的不容商量,他們的尊嚴早已不復存在,更無體面可言!即使能夠多拿點賠償,在這個對功臣如此不愛惜的國度,他們只會成為歷史,最後很快地被人遺忘!

博客網民:「勞累了一輩子的驢」

他們就是一頭驢,難道卸磨的時候就不需要一點驢的尊嚴了嗎?誰會忍心將為自己家勞累了一輩子的驢說殺就殺,說吃肉就吃肉了呢?

幾十萬的代課老師呢?他們是為誰打工?他們打工的單位在哪裏?他們不是在為一個叫做國家的地方工作嗎?

一個做了34年的代課老師,被打發回家的時候拿到了600元。祖國,您怎麼好意思的拿出手?

我們國家難道不是有個叫做《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東西嗎?

我知道我們還不富裕,我們都知道國家發展還很不平衡。可是,祖國,您在吃膩了燕窩魚翅的時候,也給那些為您拉過磨的「驢」們一些穀糠吃吧!

網上評論3:教育部清退的不是代課教師,是良知

把做了一輩子教師的人像狗一樣一腳踢開,讓做了一輩子教師的人成為農村最貧困的人,讓做了一輩子教師的人在滿頭白髮時無法享有一個老師的名分,讓做了一輩子教師的人一無所有地鬱鬱而終,那不僅將是教育部門的道德敗壞,也將是全體中國人的良知淪喪。我們說,一個缺德的人即使富有也是渺小的,那麼一個缺德的國家即使發達也是醜陋的。

相關新聞
民生觀察工作室推出「下崗教師維權年」活動
黃芩:當把醜事化為美談時
湖北江陵代課教師到法院通宵集體抗議
湖南衡陽近百民師就生活待遇問題上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