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3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1月 22日報導)玉米是世界三大穀類作物之一,也是美國頭號大田作物。美國農民生產的玉米幾乎占世界玉米總產量的一半。美國農業部最近發表的報告估計,美國去年玉米產量創歷史記錄,其中大部份是基因改良品種。專家們希望消費者瞭解更多有關玉米的知識,從而進一步瞭解對玉米的未來所做的重要決策。
斯坦福大學的專家維吉尼亞·沃爾波特研究玉米的遺傳基因。她最近聽到一個讓她不僅高興一天、而且可能高興10年的消息。沃爾波特說,科學家們剛剛完成了對玉米的重要遺傳因子組合中遺傳因子的排列。
沃爾波特說,這些研究成果能使我們比過去更快地培育玉米新品種。這可是一件大事,因為雖然我們得益於現有的玉米品種,但我們還能做得更好。例如,給玉米施肥會帶來環境問題。
她說:“自然,施肥確實會大幅度提高玉米產量,可是對下游的影響就不那麼好了。從農田流出的水會污染水源。理想的目標是,用儘可能少的肥料提高玉米產量。”
現在,大部份的玉米研究人員都想達到環保要求。但是有一個問題,只靠科學家是無法解答的,那就是,我們應該生產和改良哪一種玉米?
說到玉米種類,你大概就會想到玉米片或者爆米花。但是還有更大的不同。我們吃的是甜玉米,而大部份玉米都是含有大量澱粉的工業原料。
美國國家玉米種植者協會的帕姆·約翰遜說:“我覺得這一點讓消費者感到困惑。今天,甜玉米只占玉米產量的百分之一。”
她說,我們生產的玉米,有一半稱為家畜的飼料。然後,這些家畜是我們肉食或奶製品的來源。還有很多玉米成為工業原料。乙醇生產使用了美國市場上三分之一的玉米。
約翰遜說,玉米農民希望科學家培育出可以賣出好價錢的工業用玉米,比如專門用來生產乙醇的玉米,或者製造可回收塑料的玉米:“我們長久以來一直說,所有石油產品都可能用再生原料製造。我想,對玉米種植者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熱門話題。”
約翰遜預期,新的遺傳科學也將改善我們食用的玉米。但是,那可能實現嗎?
密蘇里植物園的雷納·巴斯曼表示懷疑。巴斯曼研究人們利用植物的方式。他說:“供人食用的經濟效益遠遠低於大量生產飼料玉米和生物燃料玉米的效益。所以我對這一點感到懷疑。”
巴斯曼說,食用玉米的遺傳學研究不受重視,令人遺憾。他對糧食供應無缺的問題感到憂慮。他覺得,如果我們生產更多的食用玉米,我們就比較不受糧食歉收的威脅。
不過,這還關係到口感。巴斯曼走遍世界,品嚐各處美國不生產的玉米,例如南美洲的紫玉米:“他們管這種玉米叫‘木拉達’,就是紫玉米的意思。這種玉米大部份用來製造新鮮的甜飲料。這種深紫色的甜飲料是不加糖的純天然飲料。”
巴斯曼說,美洲土著和最早期的移民栽種過數百種專門用於特定食品的玉米,比如布丁玉米、麵包玉米、煮粥用的玉米等等。他們不靠現代的遺傳科學就做到了食品的多樣化。而我們今天有這些技術。
巴斯曼問,為甚麼我們的科學只改進動物飼料、乙醇和生物塑料?為甚麼不把我們的食物也作為研究重點呢?
這篇報導得到了喬伊斯基金會和大湖區漁業托拉斯的支持。(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