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道)2009年4月14日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事務委員會10幾個小販團體速請政府部門,從新考慮讓登記助手優先分配空置攤位,請求未獲政府接納,相關團體向立法會申訴,昨日立法會事務委員會邀請相關團體出席會議,就空置固定小販攤位的編配安排表達意見。
港九新界反商社團聯合會鄭素娥說,街道空置固定小販攤位的問題存在悠來已久,主要原因是上世紀60年代,政府制定的小販條例,經過幾十年代的社會變遷,已完全與現存的經營環境不相適應,加上相關管理部門不能與時並進,仍搬30年前小販條例管理,令政府小販管理政策和時代進步的步伐、和現實社會環境的小販經營方式脫節,由此產生一系列矛盾,影響社會的和諧,空置固定小販攤擋編配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鄭素娥認為,政府官員漠視民意,並代表全港5,600名登記小販助手再次重申小販行業的立場:—、強烈要求登記助手優先獲得固定小販的分配;二、強烈要求原街助手編配原街空置攤位;三、強烈要求食環署在2008年7月1日提交立法會文件中公佈的445個空置攤位全部拿出來編配,四、強烈要求固定小販牌照在牌主去世,直系親屬放棄後,由登記助手繼承;五、強烈要求政府大力改善露天市集固定小販攤位經營環境,以提高競爭力提供對遊客的吸引力。
取消助手牌影響大
有商販代表說,若取消助手牌照,會影響五千多個家庭,牽涉幾萬人,「政府提供出來的位已經不多,整體有四百多個,還要等到區議會通過才可以去揀,現時提供出來只有二百多個,只得千分比,那就會製造很多失業。」
渣甸坊販商協會主席劉啟明說,如長期空置攤位造成浪費香港資源,不如給攤位助手維生,政府又有牌照收入,一舉數得,現時所有攤位牌主已是七十多歲的人,如果一但身故,攤位沒有人繼承,對牌主助手沒有保障,可能會做成資源錯配。
灣仔交家街和太源街小販梁鳳妮對議題提出重新編排的要求,是可以原街的空位給原街的小販助手優先公開競投:「政府說要公平公開,但政府對我們現職助手一點也不公平,因為政府終於同意將空置的攤位拿出來從新競投,是我們多年來努力爭取的成果,但其他人都沒有出來爭取過,為什麼他們就可以坐享其成,對於我們同業不斷和政府商討是否公平。」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方剛表示,很支持讓小販助手優先申請,然後才給有興趣的公開人士申請。現時生計都很困難,食環署專門找那些最多人,放工時間、假期和節日去查牌,希望他們不要揀這些時間去,給人家可以多些生意,不然怨氣多,我們立法會就只會給人圍多幾次。
政府表示只會預留一半或以下給小販助手,其餘讓其他人有機會加入小販行列,發牌照是要掁興經濟,大家有一個額外的就業機會,但張宇仁是希望百份百留給小販助手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