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浮華的背後

人氣 204

【大紀元1月10日訊】因事去江陰,朋友說不妨到華西村走一走看一看。於是找了一個對華西村比較熟悉的人當我們的導遊,來到這久負盛名的「中華第一村」,作了一番浮光掠影式的參觀。雖然時間太緊,行程匆匆,只來得及登「華西金塔」遠眺,和驅車在華西村範圍內轉了兩圈,只見到一些最多算得上是華西村的「表面現象」的東西,但這些仍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產生了不少的疑惑。回來之後,又在書報雜誌和網絡上翻查了一些有關的資料,更加覺得華西村真的相當有意思,套用張五常先生的說法,華西村可能是藏著一條巨魚的深潭吧。於是寫下了這一篇文字,希望也能算得上是一條小小的貓魚,目的只不過是希望引起真正的釣魚高手注意罷了。

一、金塔——符合常理嗎?

在華西村,已經有一句名言「不登金塔,等於沒到華西」,很有一些北京人警告外地遊客「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味道。既然如此,我們入鄉隨俗,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登那華西金塔,並鳥瞰華西村的全貌。

在塔側和塔的入口上,都看到一塊金牌,上面寫著「世界第一塔」,不禁暗暗有些奇怪:「這個世界第一塔的稱號,是怎麼來的呢?僅以中國來說,塔是歷史極為悠久的一種建築形式,幾千年來,留在中華大地的名塔數不勝數,隨便一個人都可以隨口說出杭州的六和塔,西安的大雁塔等等名塔,不知道這華西金塔憑什麼壓倒它們?即以現代建成的塔來說,我可看不出這個塔有什麼可以與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相比的。更不用說國外的塔,如法國的埃菲爾鐵塔了。」

當然這個疑問不好明言,正在遲疑的時候,已經上了電梯。塔高有十五層,底層是大堂和商場,頂層是眺望台,中間各層是華西賓館(據介紹說,這是一個四星級賓館,以一個村而擁有四星級賓館,也應該是中國第一了,但我們沒有看到國家旅遊局或國際酒店聯合管理集團所授予的證書,又一小小疑問也。)我們必須乘電梯才能到頂層。

乘電梯每人十元。在電梯上,導遊介紹說,光光靠這架電梯,華西村一年的收入超過三百萬,因為華西村一年的遊客一百多萬,而肯定每個遊客都要上這個華西金塔看華西全貌,這樣一來,每架電梯一年可以載五十萬客人,每人十元,這樣就有五百萬了,當然有些領導和嘉賓是不用買票就可以乘電梯的,因此算下來,三百萬是保守的了。我注意到我們所坐的電梯不大,進來八個人,就已經相當的擠了;而且這電梯也不是商務寫字樓所用的那種快速電梯,速度也不快。本人有一個不良習慣,就是看到或聽到什麼之後通常會問自己一句這些東西是否符合常理;特別是對那些統計數字,經常地自己略略核一下它們是否合常理。我由於有這個自己心口相商的壞習慣,常常被不熟悉的人誤以為走神,甚至有人以為我不懂禮貌──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略過不表。

對我來說,這裡幾個地方都有疑問。第一,每年遊客超過百萬,就是說平均一天要有3,000多人到華西村來旅遊。那麼這些人利用什麼交通方式來到華西村呢?假設都乘汽車,平均每輛車可以載15人,每天就需要200多輛汽車。第二,這些人怎麼登上華西金塔頂層呢?假設電梯一次可以載10名遊客,則電梯每天須運行300次,以上下一次運行6分鐘計算,則須1,800分鐘,須30個小時連續運行,共兩部電梯,每部都要15個小時不停地運行。這還沒有算上內部工作人員及華西賓館內住宿的賓客所必須佔用的時間。第三,據導遊說最高峰期如「十一」黃金週期間,每天遊客三萬人,我不可想像這些人是怎樣登上華西金塔頂樓的。

華西金塔頂層的前廳,看見江題寫的「華西金塔」四個大字,於是記起在金塔底樓大堂也見到過一幅類似的由前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寫的大字。同一座建築,卻有前後兩任國家主席的親筆題名(額),以我本人來說,好像還是第一次見到。在這個意義上,華西村之稱得上「世界第一塔」或許也算得上當之無愧了罷。但來到頂層的後廊,卻赫然地見到好幾尊神像(菩薩)的金身。有送子觀音、彌勒佛,更有祝壽的壽星、獻寶的財神和賜福的天官。這也是一種有趣的現象,相信中國稍為正規一點的寺廟、神殿或道觀,都不可能讓上述神佛共處一堂的,更何況在前廳就是共產黨總書記!

下得塔來,導遊意猶未盡(看得出來他對華西村非常崇拜),又介紹說,這一座華西金塔建成於1996年,塔高共15層,高98米,造價1.2億元。我覺得這裡也是存在疑問的。首先,造價1.2億元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在大城市中建造高樓,造價中相當大的一部份是用於支付搬遷、地價等費用,在華西村這些是不需要的,1996年花1.2億卻僅造了這麼一個塔,怎麼說也是有些過不去的。其次,共15層的塔(其實是賓館),卻達高98米,也很令人不解。因為在城市,既然有98米這樣的高度,層數應該有28、29層甚至30層以上了吧?回過頭來再望上去,總有一個隱隱約約的疑問:真的有98米那麼高嗎?

二、別墅——圍起來很舒服?

在華西金塔上就可以看到華西村為村民所建的別墅,這些別墅都非常的整齊劃一,排列得如同國慶閱兵式上的方陣。華西村總共有三代別墅群,所有的華西村村民約350多戶都住進了統一分配的別墅,面積有三四百平方米。因此據說華西村村民家家都有過百萬的資產。

但華西村是一個被完全圍在圍牆內的村子,尤其是村民所住的別墅,更是嚴密地防範外人進入,甚至不許外人接近,用戒備森嚴四個字來形容也並不過份。導遊告訴我們,華西村有指定的專業接待戶,由村裡統一發放工資。凡是外來的人,不管是參觀的遊客也好、視察的領導也好、取經的外地代表團也好,都要先到村裡的接待宣傳科先行登記安排,再指定到哪一家去參觀。

我們一來沒時間,二來對這種嚴密控制和安排下的「戶訪」不是很感興趣,於是請開車的朋友在別墅區外沿繞圈,最好想辦法找個缺口「闖」進去看一看。當然在華西村「村警」的嚴密監視下,我們的圖謀落空了。但即使是在別墅的外沿,還是可以看到不少風景的。

最突出的是萬米長廊,我們注意到自己所乘坐的汽車多數時間都不是在露天行駛,而是行駛在一條大型走廊中,同時這長廊還起了圍牆的作用,將華西村的村民的別墅和工廠、農田和外來打工仔打工妹的宿舍分隔開來。

導游告訴我們,華西村的萬米長廊也屬於是世界一絕之一。除了外圍這可以供幾輛汽車並排行駛的大型走廊外,在華西村村民所居住的別墅區內,也有密佈如網的走廊,將每家每戶都連結起來,並通往工廠和村內的主要活動場所如禮堂和會議室等。這樣,即使在雨雪天時,華西村村民也不用打傘。

我想,這些長廊起的作用顯然已經遠遠超出遮風避雨的範圍了。比如就外圍的大型走廊來說,首先它是一種分界標誌,不僅有效地劃分了村內村外的地理界限,還明確地區分了村民與非村民的等級。其次,它是一種防護牆,有效地防止村外的風光(或「污染」?)進入華西村村民的視野。就別墅區內的長廊來說,則使得每家每戶都互相緊密地聯結起來並與華西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聯繫起來。而所有的長廊,都有一個最大的作用,那就是保證人們沿著指定的道路走,大家都只能走在這條道路上,不能選擇其它的方向和路徑;同時所有的人都走在一起,也便於互相監督和檢舉。

車子圍著華西村轉了兩圈以後,我的腦海中浮出了一個十分鮮明的畫面:那就是華西村首先是圍牆中的一座村莊,而每家每戶都被某一種網網在其中了。記得哪首流行歌曲中感歎現代人是「牆中人」、「網中人」,但歌中唱的那些大多應該是指無形的牆、心中的網,沒想到今天在華西村得以見到活生生的真實畫面。如果僅僅以示意圖的形式在紙上畫出華西村的別墅和長廊,不明真相的人恐怕很難不將其誤認為是類似於監牢一類的東西。

導遊告訴我們,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華西村沒有一個村民離開,所有出去上大學的,參軍的,甚至出國留學的也都回到了華西村就業定居。我想,這可能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記錄了。但從我們這些外人的角度看來,是為華西村人歡喜好呢,還是為華西村人悲哀好呢?說不清楚,也許圍在裡面很舒服呢。

三、工廠──效益怎麼樣?

接著我們去工廠區轉了一圈。工廠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直觀地覺得好像並不怎麼興旺繁忙,也很少見到運送原材料和生產成品的車輛。

導遊說,華西村的工業支柱是紡織業和鋼鐵業。我們沒有能夠進到工廠內部仔細觀察,這一點倒是正常的,一般的工廠也是不允許閒雜人等隨便出入的。因此不敢亂作評論。但有兩個現象還是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因此對其效率有些疑問。

第一點,在那些鋼鐵企業外面的空地上,雜亂地露天推放著許多很大的鋼錠和一捆捆的鋼絲,在日曬雨淋之下,很多已經生銹腐爛了。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鋼鐵企業的常態?

第二點,華西村擁有一個自己的熱電廠。從表面看得出來,這個熱電廠規模不大(只為一個村子供電,叫它怎麼大!)它的實際效率如何?

華西村還有不少有趣的現象,如華西公園、語錄牌、華西村村歌等等,但我們沒有機會仔細觀賞和體驗。

打工妹都不信華西村

號稱「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本來就家喻戶曉,最近因為當家人吳仁寶的突然隱退,更是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華西村固定資產已達30億元,擁有村辦企業58家,村民人均年收入5萬元,每戶建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別墅,且配有小轎車。現在,華西的村民只有2,000多名,但外來打工者超過萬人。在這些打工者中,近兩年有600餘人入了華西籍。但也有不願當「華西人」的,20歲的河南打工者李輝就是一個。

車子,房子,票子,孩子,面子……按照吳仁寶對「幸福」的詮釋,華西當然是「天堂」了。如此誘人的條件,打工者竟然無動於衷。這究竟為什麼?李輝給出的理由很簡單:「集體要你幹啥就幹啥,那要我掃廁所怎麼辦?」

李輝的這句話雖然很樸實,卻點出了華西村的一個「要害」,也說出了華西人一種共同的「狀態」,那就是,在華西,只見集體,沒有個人,只有家長的意志,沒有個人的思想。

吳協恩原本有自己的意中人,但他最終不得不順從了父親為他安排的婚姻。而「聽話」,顯然也是他最終當上「接班人」的條件之一。

作為吳仁寶的兒子,尚且連自由戀愛的權利都沒有,其他人又能怎樣呢?在剛剛進行的「換屆選舉」前,吳仁寶說:「我的看法,最好得票率能夠集中一點,這可以體現每個黨員的素質,是否講黨性,是否講原則,是否講良心。」果然,欽定接班人吳協恩以100%得票率當選。在上一屆選舉中,吳仁寶也是以全票當選的。這一次,他得了零票,因為他決定交班了。難道就沒有人希望「神」一樣的吳仁寶繼續當家嗎?難道所有華西人都對年輕的吳協恩心服口服嗎?不太可能。儘管只需要51%的得票率就夠了,但華西只願意接受100%。華西人別無選擇,因為誰投反對票,誰就是「不講黨性,不講原則,不講良心」。如果說華西村是一台龐大的機器,那麼,每一個華西人就像是一顆螺絲釘。作為華西人,就必須「聽話」,必須與集體保持一致——對於有「獨立自主」意識的人來說,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華西人沒有休閒。這裡沒有雙休日,也沒有節假日,一年中只有新年放兩天假,因此外出均得請假。除了上班還是上班,每個華西人就像是機器上的一個個零件,隨著整台機器一天不停地運轉著。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休息權,但華西人享受不到這個權利。不知華西人想過沒有:掙錢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就是為了掙錢而掙錢嗎?

華西人的收入確實很高,但真正能拿到手的現金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大部份都要作為股金存入集體賬戶。村民如果需要使用自己股金賬戶上的錢,須向村裡申請,經村委會討論通過後才能支取。華西人都分有別墅、轎車,但如果離開華西,包括股金在內,都要被沒收。自己勞動所得的報酬,自己無權支配;名為自己的財產,自己卻不能帶走……這哪裡是什麼財富,簡直就是鎖鏈——它把華西人死死地綁在華西,從而在事實上形成了一種人身的依附。

人的需求分兩大層次:一是物質上需求,一是精神上的需求。物質需求當然是首要的,但它只是最基本的需求。無論物質多麼豐富,它都無法代替精神,因為精神需求是更高層次的需要。人的精神需求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獨立、身心的愉悅……等等。物質上的需求極端重要,因為它是人生存的前提。但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人對精神方面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強烈。健康、文明的社會,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同時也應該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求。近年來,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先富者追求的目標,而「提高生活質量」所強調的主要就是「精神生活」。而在這方面,華西人顯然是「貧窮」的,因為他們不能支配自己的意志,甚至不能支配自己的財產……

也許有人要說,絕大多數華西人不是在為自己是華西人而驕傲和自豪嗎?是的。但這只是暫時的。這是因為巨大的財富可能暫時「買斷」其它,因為籠罩在華西人頭上的光環暫時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精神上的空白。隨著各地經濟的發展,華西的這種鶴立雞群的財富優勢將日漸減弱,榜樣式的光環也將逐漸淡去——當華西不再是奇蹟的代名詞的時候,誰還願意將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地交給一個小小的村莊呢?

一個打工者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我敢肯定:這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而當這種人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華西村肯定也不是現在這樣的華西村了。

華西村:富裕的畫餅

華西村人「富裕」,似乎是無可置疑的。「家家戶戶住400多500平方米的別墅,有小汽車」,每家「最少有存款幾十萬元、最多有幾百萬元」。因此,華西村人家家都是百萬富翁。這些數字背後的真實情況如何呢?華西村人真的有那麼富嗎?

華西村人是不是真的那麼富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為如下四個較小的問題,即:(1)上述這些數字是否真實?(2)如果這些數字是真實的,它們所代表的財富在法律上真的屬於華西村人嗎?(3)就算這些數字是真實的,而且所代表的財富也真的屬於華西村人,那麼它們財富現在在哪裡?或者說以什麼形式存在?(4)就算這些財富是真實的,而且法律上也屬於華西村人,現在還好好的在那兒,那麼華西村人可以自主充分完全地支配它們嗎?或者說,這些財富在事實上是不是屬於華西村人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妨先引用華西集團的核心企業,即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為了敘述的方便,下文中我們用上市公司來稱呼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些有關職工收入的數據。請注意,華西集團2000年「可用資金」(可用資金這個指標很有華西特色,相信也是他們獨創。是不是基本相當於通常所說的利稅?)3億元,而2000年上市公司一家的利潤總額即達到了7,218萬元,因此,相信上市公司是華西集團中效益較好的企業成員,其職工的收入也應該處於較高的水平。那麼,上市公司的職工收入到底怎樣呢?對此,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的相關項目透露了一些信息。下面所引的數據都是上市公司本身的數據,由於需要合併報表的子公司很少,合併數與之相差不遠,在此省略。

上市公司1999年度報告的現金流量表顯示,「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630.75萬元,而資產負債表顯示,年初「應付工資」餘額為906.49萬元;年末餘額為745.92萬元。

上市公司2000年度報告的現金流量表顯示,「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2,093.80萬元,而資產負債表顯示,年初「應付工資」餘額為745.92萬元;年末餘額為798.71萬元。

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報告的現金流量表顯示,「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248.44萬元,而資產負債表顯示,期初「應付工資」餘額為798.71萬元,期末「應付工資」餘額為1,333.03萬元。

另外,據2000年度報告顯示,2000年末,上市公司華西村在冊職工人數為2,661人。

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假設所有職工一年可以獲得的工資已經都反映在上數的數字之中。這樣,大體上,1999年上市公司所有職工的總收大概為1,470.18(1,630.75+745.92-906.49)萬元,同理,2000年為2,146.59萬元,2001年上半年為1,782.76萬元。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200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職工半年總收入的平均值為:0.5366(計算方法如下:[2,146.59/2+1,782.76]/2,661/2)萬元,即平均每月894元左右。因為高級管理人員、業務員、工程技術人員等的收入要高於平均數,一般職工的收入肯定達不到此數。但我們不妨假設具有華西村村籍的職工收入要好一些,可以達到並超過這一平均值,不妨假設為1,000元每月,相信這已經是到頂了。

但是,這些收入並不是完全可以拿到手的。我們從上述所引的數字可以看出,華西村拖欠工資的情況非常嚴重(意外咧!吃了一驚吧?)1999年底沒有支付給職工的工資達745.92萬元,2000年底增加到798.71萬元,2001年上半年結束的時候,更加激增到1,333.03萬元,達到員工同期所有收入的74.77%。

其實,上述的分析還遠遠沒有揭露問題的全部,上市公司的應付福利費餘額也是非常驚人,報表顯示,2001年中期達到了1,031.98萬元。

由此,我們已經可以大體上推斷出:

第一,就一般華西村村民來說,一個正式就業的職工一年的收入不會超過1.20萬元,這是2000年或2001年的收入,在以前肯定不可能有這麼高。因此,每家每戶都能積累起50萬以上的存款這一點值得懷疑。

第二,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職工的收入有相當大的一部份是不能即時兌現的。據我們從其它渠道的瞭解,華西村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拖欠情況較少,那麼所拖欠的大部份是華西村本村職工的工資和其他收入了。事實也正是如此,據說,在華西村,由吳仁寶領頭,所有村民的獎金都不能全部真的發到個人手中,個人最多隻能拿到30%的獎金,其餘部份由集體統一管理,用作生產發展的資金。

而且,華西村人要裝修自己的房子,或購置大件物品,要使用自己的錢,都必須提出申請,經批准後再由村裡從他自己(?!)的帳戶裡撥給。

行文至此,我們已經部份地回答了在一開頭提出的幾個問題。即(1)眾口相傳,眾文相抄的關於華西村人很富裕的統計數字真實性本身可能還是一個問題。(2)就算這些財富是真實的,但普通的華西村人是不可以自主完全地支配它們的,因為很大一部份被集體保管了。從產權的角度來說,華西村人對自己的財產的權利是受到限制的,他們有部份財產權利是被剝奪了的。

上面所說的主要是有關華西村人存款的問題,接下來再談一談房子和汽車的問題。

房子能不能算作自己的財產,最直接和最表面的證據是房地產登記部門的房產登記簿上所記錄的事項。如果房子沒有登記為我所有的,而是登記為別的什麼人所有,那麼就算我在這裡住,我也只能算是房客,這房子的價值是不能算到我的財富裡面的。我不知道華西村這方面是怎麼規定的。

就算這些房子已經明確地歸華西村村民所有,那麼是不是真的值上百萬呢?我們知道,房地產的估價,前提在於它是能夠自由流動的、可以在市場上自由地買賣的,華西村的別墅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因此,市價不能適用於對華西村房子的估價,

這樣,就只能來算造價了。因為不用地價,造價絕不如想像的那樣貴。

汽車的問題也類似,不再重複了。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沒有一個華西村村民離開華西村到外面定居。原因是什麼呢?因為華西村有一個規定,凡想離開的人,都必須把村裡分配給他的各種福利,包括別墅、汽車等等全部退回,這樣一來,這個要離開的人就是究光蛋了,可能還要倒貼呢。原來,房子不是他的,車子也不是他的。

我們還知道,華西村人是不能隨便離開華西村的,凡要離開村子,即使是為了公事出去採購原材料或推銷產品,也必須請假,獲得批准。更加不用說個人出去旅遊或幹什麼私事了。當然村裡領導會告訴你,你用不著自己出錢去旅遊的,集體會組織大家一起出去旅遊的。平時呢,沒事幹,大家在一起開會、唱歌、背語錄好了。

不知道我們這個下面比喻是否恰當呢?大部份華西村人好比是一群關在籠中的人,另外有一些人把許多金銀財寶堆在籠子旁邊,對籠中人說,你們都是富翁,這些財寶遲早都是你們的,但是你們不能用,還是我們來幫你們用比較好。其實呢,不僅自己的財寶要由別人來用(要是我,心痛死了!肯定的!)而且,這些財寶是一堆外表看來珠光寶氣的破銅爛鐵也說不定。

(本文轉自網絡論壇,有刪節。)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法國議員、前部長:清除共產主義 讓中國人獲真正信息
柏林牆倒塌給中國人的啟示(3)
曹長青:米奇尼克給中國知識份子的啟示
胡少江:讓我們一起推倒「無形的柏林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