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7日訊】四國賽的名次并無實際意義,令人擔懮的是,米家軍在小組賽中表現出的致命弱點毫無改進。十強戰已迫在眉睫,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中國隊能否出線。
賽練仍是脫節
國家隊在兩場比賽中共打進5球,其中僅有1球是靠下底傳中打入,即同特隊的比賽中,李霄鵬右路下底傳中,張玉宁迎球墊射入网。其它4個進球分別是兩個長傳斜吊,一個角球戰術,一個點球。
米盧來華執教至今,一直在大練短傳滲透与下底傳中。但是,國家隊戰績較好的去年上海四國賽、亞洲杯、泰王杯与小組賽上,所進之球有七成是靠長傳与斜吊!
本次四國賽前,米盧新召四名國腳,加大了訓練密度与強度,練的仍是老一套。但在比賽中,所練的東西卻与歷次比賽一樣難有表現,為什么?
對朝鮮隊一戰,開場不久郝海東即在左路突破下底,傳中路空當后卻無人包抄搶點。上半時,共有6次邊傳中,但其中4次被對方在禁區外擋下,2次在禁區內搶走第一落點。下半時,邊路進攻完全是一團亂麻,不是下不去就是傳不出來。
對特隊時,下半時的邊路進攻稍有好轉,但收效甚微。打開局面的第一個進球,是楊璞接曲波的斜傳后單刀突入禁區,被對方從身后拉倒贏得點球,由郝海東打入。第二個進球是安琦大腳開出球門球,對方中衛將球頂到右路空當,李小鵬斜吊傳中,宿茂臻搶點頭球頂入。
兩場比賽,短傳推進的成功率也極低,尤其是首戰下半時,被朝鮮隊全場緊逼后,几乎是每傳必丟。整個比賽中,米家軍平日所練的有球無球的跑位線路、后衛線上的逼搶与保護都很少見到。米盧訓練的主課題是小場地的傳切配合,不練長傳与斜吊,但取胜特隊靠的仍然是沒練的東西。
賽練嚴重脫節究竟是誰的錯?國腳心理素質太差.
輸朝鮮隊就是輸在國腳們的心理素質上。閻世鐸著急上火,赶到上海質問眾國腳:“你們現在的條件這么好,為什么在比賽中的精神面貌,卻遠不如條件十分艱苦的朝鮮隊?他們沒有十強賽的重任,你們有,但怎么打得還沒有人家頑強?”
中國隊的老毛病就是比賽心態調不准,不是太放松就是太緊張。一松就慢,一緊張就亂。打朝鮮隊前所有的國腳都認為只是贏多少個球的問題,心態松弛。上半時几乎是小組賽的原班主力,遲遲打不開局面時也毫無激情,小組賽的經驗讓他們“不能急,總會找到机會的”。比賽打得漫不經心,死气沉沉。下半時上了几位新國腳,被人一逼就急,一急就是有球隊員一對一硬突,無球隊員不是散步就是亂跑。
對特隊一戰,米盧“混合”編隊,“老人死、新人亂”的局面雖有好轉,但在足協的重壓下,場上顯得又過于緊張,以至傳接球頻頻失誤和屢次浪費門前机會。國腳們為什么打不出訓練中的東西?米盧的那一套在各俱樂部中并不少見,尤其是下底傳中,原本就是中國隊的傳家寶。
米家軍向何處去?
面對四國賽中暴露出的致命弱點,米盧怎么辦?
郝海東“炮打”米盧時主要有兩點,一是訓練量小,二是米盧的訓練法不适合中國隊。米家軍重上昆明后,明顯的改了前者,但后者米盧不打算改也無法改。
賽練脫節,國腳們至少負有一半的責任!小組賽中,范志毅就直言:“不能怨老米,隊員總是一開始太放松,后來又太緊張,一緊張就急,一急就全亂了。”還有半個月的強化訓練時間,相信米盧會定下國腳名單,加強配合練習。
打特隊終場前,國腳們畢竟還是打出了訓練水平。郝海東在聯賽中的絕殺,一是搶點射門,二是下底傳中。郝海東在四國賽中也屢屢打出傳中絕技,只是隊友的配合不夠而無以建功。畢竟他參加米家軍的訓練僅一周。
如何調整狀態与心態,也是半個月內必須解決的大課題。打十強賽,國腳們不存在放松的問題,但如何做到不要太緊張?這寄望于國腳自身的調節,也寄望于三名海外球員和郝海東的臨場帶動。
從上屆十強戰和亞洲杯上看,郝海東、楊晨和范志毅是屬于那种越是大賽越能發揮的球員,屆時他們的能力与經驗的發揮,將會成為米家軍的最大亮點。
(體育周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