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6日訊】 美國前總統卡特在祂的回憶錄《保持信念》中回憶道﹕1976年﹐在祂主政下的美國政府積極準備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繫。因此正緊鑼密鼓談判建交事宜。當時卡特乃邀請尼遜的國務卿基辛格到祂的故鄉喬治亞州平原市﹐就有關中美關繫的問題請教基辛格。
當時﹐卡特問基辛格的第一個問題是﹕“中國政府能否信任?”基辛格回答說﹕“是的﹐祂們會信守任何協議的書面條文及其背后的精神。”
不幸的是﹐二十多年來﹐中共在恪守信譽方面江河日下.當今的中共政府在國際社會信守承諾方面本來就不佳的信譽﹐7月29日更給中共的中央電視臺徹底摧毀了。
聯合早報報道﹐7月28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離華前接受中國國營的中央電視臺專訪了24分鐘。7月29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此專訪的內容﹐但是﹐卻刪除了鮑威爾談及有關人權問題及對臺軍售的部分談話﹐刪除的內容大約有一分半鐘。
7月30日﹐美國政府正式嚮中國官方抗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杭特在這天的記者會中說﹕中央電視臺與美國駐華大使館在事先訂有書面協議﹐明確規定﹐中央電視臺會全程無刪節的播出鮑威爾的訪談內容。
杭特表示﹐中央電視臺是中國政府的國營電視臺﹐因此﹐美國方面相信﹐中央電視臺所簽的協議﹐可以代表政府的立場。
違反了國際承諾
換句話說﹐中央電視臺違約刪節鮑威爾的談話﹐也等于中國政府違反了國際承諾﹐此事在國際社會所造成的不良形象﹐日后將使中國政府的國際承諾信用度大打折扣。
我們且看﹐這兩段被中央電視臺刪除的談話內容是什么?
以下是美國國務院公布的訪談有關段落內容全文﹕
問﹕我個人認為﹐也許我們需要一些溝通﹐同時﹐一般中國人會覺得不自在的是﹐美國老是對中國說三道四稱﹐你們應該這樣做﹐那樣做。
鮑威爾答﹕我們不願意嚮中國說三道四﹐要你們一定要照我們的方式做。我認為﹐有些國際準則中國若遵守﹐對中國是有利的。我們相信﹐中國應如此做﹐不是因為我們的說三道四﹐而是因為我們認為﹐依國際社會的標準行事對中國人民有利﹐對中國有利。我們其實對自己說三道四。
問﹕國務卿先生﹐中國願意和美國建立建設性合作關繫﹐同時也堅持我們和美國訂定的一連串公報的原則﹐這些公報從1970年代初期尼遜總統初次訪華迄今先后訂定﹐到了1998年美國政府又重申對臺的所謂“三不”政策﹐我想問的是﹐您是否可以明白告訴我們﹐那些立場有無改善?
鮑威爾答﹕布什政府的立場是﹐我們信守臺灣關繫法和三個公報﹐這是我們與中國的關繫原則﹐我們認為這已足以使我們朝正面的方嚮發展。
毫無必要的刪節
從以上這兩段被中央電視臺刪除的談話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刪除是多余的﹐因為﹐鮑威爾這兩段談話既無煽動性﹐也無批判性﹐對中國觀眾簡直不可能帶來任何負面影響﹐和1998年克林頓直接接受上海一家電視臺訪談的內容相比﹐並無任何驚人之處﹐中央電視臺惹起這么場風波﹐簡直毫無必要。
此外﹐從訪談技術性角度去看﹐我們又不禁要問﹕既然美國政府的人權立場和對臺政策是中國當局所感到敏感的問題﹐那么訪談的主持人又何必多此一問?
當然﹐從該訪談者提問的內容可以看出﹐其問題有強烈的導嚮性和主觀性﹐當初設計問題的人有強烈的傾嚮﹐希望經由鮑威爾的口談出一些中國當局希望得到的回答。但是﹐鮑威爾是美國政府的高官﹐非等閑之輩﹐祂不可能隨中央電視臺的問題而起舞﹐一旦祂回答的基調與中央電視臺不符合﹐中央電視臺的“電檢”人員就忘了該臺所作過的承諾﹐也作出了看不出任何意義的刪節。
此風波發生后﹐中央電視臺未作任何解釋﹐該臺有些工作人員嚮同行辯解時稱﹐任何新聞機構對訪談內容都有“編輯自主權”﹐換言之﹐有刪節的權力。當然﹐新聞編輯工作不能有聞必錄﹐但是﹐這種原則不適用于這次鮑威爾的訪談案﹐因為中央電視臺和美國政府訂了訪談協議﹐若無此協議﹐鮑威爾不會接受訪談。無論從國際法或國際法準則去衡量﹐中央電視臺都已嚴重違約。如果鮑威爾真的依法行事﹐可以在美國控告中央電視臺﹐那么該臺在美國的任何作業﹐所置的房地產和動產﹐都有可能因此案的民事賠償訴訟被封凍。當然﹐我們不相信美國政府會這么小題大作。
問題是﹐中央電視臺這么一種不智的小舉動﹐卻使中共政府在國際上並不太好的信守國際協議的信譽更毀于一旦。
不過﹐對該臺而言﹐最嚴重的打擊是﹐今后﹐中央電視臺若想再采訪其祂國家政要將極具困難﹐因為從此還有什么人會相信中央臺所作的訪談承諾和其編輯手法呢?
聯合早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