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76人与騎士完成“五人交易” 泰倫希爾重返騎士

人氣 5
標籤: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6日訊】 泰倫希爾曾在騎士隊取得職業生涯最好成績,并因此得到參加全明星賽資格。現在有著11年NBA經驗的他經過數年拼搏后,又回到闊別已久的騎士隊,希望再創輝煌。

  上周六,費城76隊通過一筆“5人交易”把希爾和前鋒尤梅恩瓊斯交換到騎士隊。騎士隊則將前鋒哈普宁、亨德森和中鋒羅伯特特雷勒送往76人隊。

  “這是對兩支球隊都十分有利的一筆交易。”騎士隊主教練魯卡斯說,“我們得到了一些成熟、知名和健壯的球員。而且球隊的平均年齡依然保持年輕,我對此感到興奮。特別是泰倫希爾,他正是我們需要尋找的那一類老兵。”

  76人隊在另一筆交易中把前鋒邁克利奧德和一個第一輪選秀權交換到凱爾特人隊,從中得到2000年第一輪新秀前鋒杰羅米莫索。

  身高6尺9寸(約2.06米)的希爾在1993-97年曾為騎士隊效力,并參加了1995年全明星賽,平均得13.8分和10.8個籃板。1997年騎士隊通過一筆“三方交易”把他与后衛特雷爾布蘭頓一起交換到雄鹿隊,騎士隊則從超音速隊得到肖恩坎普。

  今年33歲的希爾現有合同還有兩年才到期,每年价值660万美元。上賽季他平均每場比賽貢獻9.6分和9.0個籃板,助76人隊奪得東部冠軍并打進NBA總決賽。

  希爾將幫助騎士隊加強前場的威力,并幫助新秀迪奧普和NBA二年球員米哈姆快速成長。另一方面,希爾的加盟也彌補了騎士隊因韋瑟斯普恩轉會和中鋒艾爾高斯
卡斯因傷缺陣所形成的前場漏洞。

  “以前在騎士隊,他可能是那种牢騷滿腹型球員,”騎士隊總經理吉姆帕克森說,“但站在球場上的時候他由始至終都很專心努力。他為騎士隊帶來了很多東西,而且是真正能幫助我們的球員。”

  瓊斯是1999年第一輪新秀,他將為騎士隊貢獻更多得分。作為一個彈跳力非凡的球員,瓊斯上賽季為76人參加了65場比賽,平均得4.7分和2.9個籃板。在季后賽他代替受傷的喬治林奇擔任首發,表現也算中規中矩。

  在日前開始的波士頓夏季聯盟的比賽中,瓊斯平均每場比賽能攻下20分。帕克林說:“他在大學時期就是一個得分能手,矛盾的是,上賽季他為一支优秀的球隊效力,卻沒有在場上充分發揮所長。但是他擁有得分手的精神面貌,這正是我們需要的球員。”

  作為回報,76人得到了頑強的哈普宁、亨德森和特雷勒。上賽季是哈普宁為騎士隊效力的第一個賽季,由于腳踝受傷,他只參加了56場比賽,平均得11.1分。而亨德森和特雷勒則由于不夠積極經常与騎士隊前主教練惠特曼發生沖突。亨德森在騎士隊主要的任務并不是進攻,再加上受傷患困擾,上賽季只參加了55場比賽,平均得4.3分和1.6個籃板。而特雷勒則一直在与體重問題作斗爭,上賽季只參加了70場比賽,平均得5.7分和4.3個籃板,還經常受犯規影響。

  邁克利奧德于今年2月与中鋒穆托姆博一起被鷹隊交換到7 6人隊,上賽季為76人隊和鷹隊共參加了35場比賽,平均得9.6分和3.4個籃板。

  莫索是2000年第11名新秀,上賽季由于右膝腱炎只打了24場比賽,平均得1.5分和1.8個籃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NBA: 騎士隊与第一輪選秀球員迪奧普簽約 (7/8/2001)    
  • NBA:盧卡斯出任克利夫蘭騎士隊第13任主帥 (6/20/2001)    
  • NBA:據傳盧卡斯接任騎士隊總教練 (6/15/2001)    
  • NBA:哈里斯留在達拉斯 騎士實行“B計划” (6/1/2001)    
  • NBA:是否執掌騎士哈里斯48小時見分曉 (5/25/2001)    
  • NBA綜述:76人獲常規賽賽區冠軍 莫宁表現出色 (4/7/2001)    
  • 《NBA》三度吞騎士 暴龍超猛 (2/28/2001)    
  • 奧尼爾傷難愈 科比獨力挫騎士 湖人客場迎喜訊 (1/31/2001)    
  • NBA31日綜述-缺鯊魚科比斬騎士 失卡特猛龍胜費城 (1/31/2001)    
  • 奇才五連胜騎士慘做刀下鬼 (1/30/2001)    
  • 開拓者受奇辱 (1/24/2001)    
  • NBA波特蘭拓荒者隊大輸騎士隊 (1/23/2001)    
  • 球迷圍攻坎普騎士乘机取胜 (1/23/2001)    
  • 猛騎士揮劍破网 (1/9/2001)    
  • 艾弗遜如日中天76人力克騎士 (1/7/2001)
  • 相關新聞
    艾弗遜如日中天76人力克騎士
    猛騎士揮劍破网
    球迷圍攻坎普騎士乘机取胜
    開拓者受奇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