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6日訊】日前,潘長江、趙本山、郭達等著名小品演員應邀到天津演出。在天津人民體育館後台,潘長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同很多著名笑星一樣,潘長江一上台就以他滑稽的外形和幽默的動作及表情引得無數觀眾捧腹,而在台下卻是不苟言笑。記者在後台休息室見到他時,他正獨自坐在椅子上沉思。而當記者提出采訪要求後,潘長江很痛快地接受了采訪。
「縮水」之說真無理
寒暄幾句後,記者首先就前一段時間南方某城市一演出組委會以潘長江演出時間「縮水」為由狀告他「違約」這一敏感話題向他發難。潘長江說:「那個官司簡直太無聊了!首先,那家演出單位並未跟我直接簽訂演出合同,演出合同是深圳一家公司與我簽的。再者,深圳那家公司和我簽訂的合同中定下的演出時間是20分鐘,而在現場演出時,我在台上足足為觀眾演了40分鐘,何談縮水?」潘長江感慨道:「觀眾是我們演員的上帝,我在演出當中很少顧及合同限制,一般只要觀眾歡迎,演出主辦單位有意讓我們加演,我都會滿足的,所以,在大多數演出當中,我的實際演出時間都會比演出合同上的時間要長一些。」
軍營為我做洗禮
當問起潘長江下半年有何計劃時,潘長江說:「我是一名軍人,近一段時間,我要下部隊為戰士們演出。」一提起下部隊為戰士演出,潘長江的感慨頗多,他說:「雖然下部隊演出既辛苦又賺不到錢,但是,這仍是我最願意幹的事。基層連隊的戰士們太可愛了,尤其是堅守在艱苦自然條件下的那些戰士就更偉大了。每一次到他們中間去演出,我都像經歷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很多次都是我們把歡笑留給了他們,而他們將眼淚流給了我們。他們的熱情太令人感動了。」潘長江回憶道:「有一次,我們來到東北地區一個偏遠的連隊,那時,天氣很冷,漫天的大雪,路非常難走。當我們來到連隊駐地時,戰士們竟然為了迎接我們在大雪中等了3、4個小時,年輕戰士們一張張臉被凍得紅通通的,而見到我們,他們那種濃烈的熱情令我們每一位演員的心裡都熱乎乎的!記得還有一次,我在演出之後,為整整一個團的戰士都簽了名,因為他們的熱情太令人感動了,他們為國家所奉獻的太令人感動了。只有走到他們當中去,才能真正體會到作一名軍人的光榮。」
「先天不足」後天補
潘長江以他獨具的特色,多年來一直深受觀眾的喜愛,而且他的歌聲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問到他藝途長順的祕訣時,潘長江說:「我總結的經驗就是:作為演員,基本功一定要扎實。」他說:「我父母都是作戲曲工作的,我常在開玩笑時說,我在娘肚裡就會唱歌!其實,這句話不僅是戲言,我母親在懷我時還在堅持工作,我每天都在母親肚子裡學唱戲,那是最好的胎教。從記事起,我就開始學藝,無論是唱還是演,舞台藝術的各個門類的技能我都接觸過,並且從小就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就戲曲而言,我的外形條件不好,屬於「先天不足」,正是因為我在學藝時打下了扎實的功底,才使我有機會在小品表演上獲得成功。」由於潘長江的歌唱得非常好,於是,記者想起去年在一張報紙上看到的一則消息說,潘長江為學習唱歌,專門赴歐洲留學。潘長江說他從來沒有去歐洲留過學,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造」。「有些小報的消息真不能信!」
巧婦難為無米炊
最後,記者問潘長江最近有沒有排練新的節目?聽到這個問題,潘長江說:「這正問到我的痛處,每當聽到人問我這個問題,我都很無奈。現在最令我發愁的就是沒有新的優秀作品奉獻給觀眾!」繼而,記者追問他無新作品的原因,潘長江說:「愛看小品的人太多了,而寫小品的人卻太少了,所以好的劇本就更少了。這一點是所有小品演員共同的懮慮。」說到這,潘長江話鋒一轉道:「你們《每日新報》有個叫宋曉鵬的記者原先就是個寫小品的好手,這不,他也放著『正業』不干,跳槽到你們報社當記者去了!你要是想了解小品演員為什麼沒有好看
的新節目,抽空采訪一下你的同事宋曉鵬就全明白了。”(每日新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潘長江被32名觀眾告上堂 (6/5/2001)
- 回應“湖南被告案” 潘長江:他們告錯了人 (6/4/2001)
- 32名觀眾聯名起訴 潘長江湖南成被告 (6/3/2001)
- 陝西模仿秀假能亂真 “張學友潘長江”齊登台 (3/18/2001)
- 中國四大“丑星”各有所忙 (3/2/2001)
- 潘長江叫冤:我不是“网絡黑手” (2/9/2001)
- 妻子情深義重 潘長江堅韌緣自溫柔鄉 (2/7/2001)
- 姜昆姜文潘長江:不愿儿女當明星 (2/1/2001)
- 侯躍文被“斃” 潘長江“殺”回 (1/19/2001)
- 《三號樓長》被“斃” 潘長江感覺無奈 (1/17/2001)
- 晚會終審對潘長江、姜昆“大開殺戒” (1/17/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