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日訊】英雄是時代的產物,但英雄在人民心中留下的往往是划時代的印跡。
銀幕上的英雄更具有喚起觀眾激情的功能。那個時候還沒有一個叫作”包裝”的名詞,但他們堅定不移的目光、屹立如松的身姿、擲地有聲的話語,穿越時光的磨蝕,在我們的路上烙下一個個印記。
《紅色娘子軍》
1961年天馬厂攝制,導演:謝晉
人物:吳瓊花———祝希娟飾
英雄語錄:”向南霸天討還血債。”
英雄行為:由一個苦大仇深的地主家丫頭,成長為娘子軍連的党代表,并率領娘子軍鏟除了以南霸天為首的反動勢力。
點評:一雙火辣辣的眼睛,由只為個人仇恨燃燒,最終發展到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燃燒。
《閃閃的紅星》
1974年八一厂攝制
導演:李俊、李昂
人物:潘冬子———祝新運飾
英雄語錄:”長大了我也當紅軍!”
英雄行為:在游擊隊和敵人交戰時,他机智地用柴刀砍斷竹索,掀掉橋板,切斷敵人退路;他冒著風險給游擊隊送鹽;他還利用在米店當伙計的机會,搞沉敵人的糧船。對于胡漢三的多次試探和盤問,他能沉著自如地對付。為了配合游擊隊的行動,他勇敢地砍死了睡夢中的胡漢三。
點評:英雄出少年,真正的英雄更是在斗爭中鍛造出來的。
《烈火中永生》
1965年北影厂攝制
導演:水華
人物:江姐、許云峰———于藍、趙丹飾
英雄語錄:”……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那是無上的光榮!”
英雄行為:渣滓洞集中營里的种种威逼利誘和殘酷折磨絲毫沒有動搖他們的意志,組織難友越獄成功,但他們不幸被敵人殺害。
點評:雖無比熱愛生活,仍能慷慨赴死。生為共產主義,死也為共產主義。
《老兵新傳》
1959年海燕厂攝制,導演:沈浮
人物:戰長河———崔嵬飾
英雄語錄:”我這個人……就怕熱偏不怕冷!”
英雄行為:1948年解放大軍向全國挺進時,戰長河卻被留在后方。老戰一身豪邁,像一團烈火,他不愿當縣長,而主動請戰去北大荒辦農場。當領導提醒他那里很冷時,老戰說自己”偏不怕冷”。
本片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影片,獲蘇聯第1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
點評:多少老兵,今天仍在用自己默默的奉獻寫下一篇篇新傳。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年八一厂攝制,導演:王苹
人物:李俠———孫道臨飾
英雄語錄:”敵人嚇不倒我。”
英雄行為:這位堅貞的敵后情報員,發完兩個緊急情報時,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后的告別信號。
點評:信念支撐人舍生而取義。
《雷鋒》
1964年八一厂攝制,導演:董北琪
人物:雷鋒———董金堂飾
英雄語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英雄行為:在看病的路上,幫助建筑工地運送磚瓦;在傾盆大雨中,護送一位農村大娘回家;悄悄寄錢給戰友的母親;為了支援災區,捐出自己平日積攢下來的100元錢;做好事從來不留姓名。
點評:雷鋒具有偉大的人格,雷鋒精神直到今天也沒有過時。
《狼牙山五壯士》
1958年八一厂攝制,導演:史文幟
主演:李長華等
英雄語錄:”我們要堅守到底!”
英雄行為:1941年秋,日本侵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大掃蕩。八路軍某部班長馬寶玉和戰士葛振林、宋學義、胡福才、胡德林,登上狼牙山棋盤陀主峰,阻擊3000日軍,打退了敵人的三次沖鋒,胜利地完成了牽制敵人的任務。但這時,戰士們也已彈盡糧絕。他們以石塊為武器,狠砸沖上來的敵人,作殊死的拼搏。最后,五位壯士面對步步進逼的敵人,毫無懼色地縱身跳下懸崖。
點評:宁死不屈、悲壯豪邁的英雄戰歌。
《英雄儿女》
1964年長影厂攝制,導演:武兆堤
人物:王成———劉世龍飾
英雄語錄:”為了胜利,向我開炮!”
英雄行為:在抗美援朝的一場戰斗中,王成一個人仍堅守無名高地,最后手持爆破筒与敵人同歸于盡。
點評:愛國主義激情,英雄主義气概。
《董存瑞》
1955年長影厂攝制,導演:郭維
人物:董存瑞———張良飾
英雄語錄:”為了新中國,前進!”
英雄行為: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我軍遇到敵人橋型暗堡的阻擊,傷亡慘重。為了減少戰友傷亡,在找不到炸藥支撐點的情況下,董存瑞在橋下高舉炸藥包以身殉國。
點評:一個原本是”刺儿頭”的戰士在戰火中成長為全國景仰的英雄。他的精神激勵無數人繼續前進。
《平原游擊隊》
1955年長影厂攝制,導演:蘇里、武兆堤
人物:李向陽———郭振清飾
英雄語錄:”鬼子的末日就要到了。”
英雄行為:率領游擊隊在華北平原神出鬼沒,屢挫鬼子的掃蕩,后佯裝偽軍進城,干掉漢奸,燒毀敵人的糧草,全殲負隅頑抗的松井部隊。
點評:傳奇是在實踐中締造的,有勇有謀的英雄是在人民戰爭中出爐的。我們用現實說話,依靠自己的雙手赶走敵人。(長江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