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4日訊】据《北京晨報》報導,在廣州查出的數百吨致癌大米,來自江西、廣西的戰爭儲備糧,不少人擔心,儲備糧的管理可靠嗎?針對這一問題,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負責人坦陳:廣東每年輪換下來的20万吨儲備糧,出了糧庫大門就難以确保其最終流向了。
這位負責人表示,根据國家有關標准,儲備糧每年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要輪換下來。被輪換的儲備糧,必須先送到外省的質量監督部門接受檢測。如果受檢的儲備糧合乎標准,仍可投放到市場流通;如果是陳糧,則不宜流入市場,由質監局下通知將之處理成工業用糧。
据羊城晚報報道,此次查出的致癌米,其黃曲霉素嚴重超標,不能制造飼料或酒,只能用作肥皂、工業酒精的原料,更不允許流入市場。
按規定,對儲備糧的處置流向判斷,由質監局把握大權,糧食儲備部門負責執行。走出糧庫之后,這些儲備糧會不會被人又從工業用糧變賣到市場,或是陳糧与陳化糧混用,這就不得而知了。
有關人士指出,目前廣東省儲備糧公司与質監局對儲備糧的有序管理,保證了糧食流通前的質量,但難保糧食流通出去之后面臨“變質”的難題。應該由哪個部門對工業用糧進行有效的監管,這對于肅清毒大米意義重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