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4日訊】 關于生物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有利還是有害,目前各种說法不一,反對生物技術的人士認為這對人類的環境來說是一枚定時炸彈,可事實上,研究人員證明,這种技術如果得以合理利用的話,將有助于環境的保護。但無論拿出怎樣的證据,仍不足以讓各公司和農民放心地利用生物技術,因為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不會非常容易地被人接受。
據青年參考報道﹐生產基因改進食品是生物技術最有爭論的領域,批評者長期以來就說生物工程作物對農藥反應不敏感,所以會導致加大農藥的用量。這一說法目前還沒有證實。不過,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等工業組織提供資金對三十多种植物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一些農作物具有自我保護能力而不需要用農藥。比如研究人員已試驗成功一种耐除草劑的西紅柿,只需用普通的除草劑就可以控制雜草,而不必加大藥量。据美國國家食品与農業政策中心評估,如果加利福尼亞的農場主選擇种植這种西紅柿的話,那么該州每年可少用420万磅殺虫劑。研究人員還在努力通過生物工程培育新的農作物,這种農作物可以大大減少農藥的用量甚至可以不用農藥。少用農藥意味著減少對益虫的無意傷害,而益虫對環境是有好處的。
据弗吉尼亞夏洛茨維爾有限公司總裁湯姆.蒂利特說,如果農作物的保護研究為生物工程提供100億美元的机會的話,那替代的工業原材料至少為市場提供10倍以上的利潤,而且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經濟效益。据格里菲斯博士說,許多公司采用生物技術,因為這种技術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通過對6家公司的研究,他發現凡是采用生物技術的公司都節省了54%的生產費用,而且對環境保護也有利,6家公司的水污染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家公司的空气污染下降。
九十年代初,德國一家公司用生物工程方法改進植物油生產程序,結果使公司的污水排放量和淤泥堆積量都下降到原生產程序的1/8,其實真正的“誘惑”是生產成本降低了40%多。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生物技術有好處,有許多反對者使得這种技術的利用變得緩慢起來。比如,研究人員已研究出了一种抗虫害的甜玉米,可為佛羅里達州的農場主節省130万美元的花費,而且也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量80%,可是由于這种玉米主要是人吃而不是用來喂牲畜,而受到人們普遍的攻擊,所以農場主們不敢种植這种新品种的玉米。
許多環境保護論者對生物技術本身并不反對,但他們強調說公眾應該自己選擇吃什么而不是由只關心利潤的公司來決定,而且食品應由更加獨立的科學家進行更為徹底地檢查測試。(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