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3日訊】 在城市大學校董會即將就李少民留任問題作出決定前夕,校園已湧現了濃烈的辯論氣氛;二日與李少民見面的校長張信剛,繼續支吾面對,唯唯諾諾,師生之間,卻各抱清晰立場;大批學生透過電郵強烈表達給李少民留任的意願,卻有學生表示「讓間諜返校任教,很不名譽」,至於教授之間,身兼民主黨常委的麥海華說,學術機構應比政府更「開明」,法律系助理教授顧敏康卻抱持相反意見:「判決是在『一國』的前提下做出的,在港自然應該生效!」
一時之間,校園內壁壘分明,處於外圍的大社會,也無法冷眼旁觀,同樣陷入混亂的辯論聲中,各表立場;比較傾向「兩制」的,甚至引用上訴法庭兩年前一宗案例,堅稱凡香港居民不論是永久還是非永久的,都應享基本法賦予的出入境自由,又認為李少民被「驅逐出境」的所謂「境」,應以司法管轄權為界,香港既無間諜罪,李少民自沒有留不留任的問題。
但較傾向「一國」的卻從政治疆域的觀念,認為「港境」也是「國境」,若非這樣的定義,在徵收陸地離境稅辯論中,就不會有「一國」不涉及「跨境」的道理了;這種意見還批評有言論讚揚特區政府這次給予李少民入境,是靈活處理、鞏固「一國兩制」,其實是毫無準則、荒謬透頂!
怎麼了?公說公理,婆說婆理?到底是傾向「一國」對?還是傾向「兩制」對?基於基本法一五四條入境政策的明確規定,特首董建華說,給李少民入境是特區自治範圍事務,自然合理,雖從另一角度看,事件本質涉及中美關係,給李少民入境,怎可能不請示北京?
這是一場混亂不堪的辯論,卻反映「一國兩制」天秤的準則難以拿捏,剛剛是太陽高升,「兩制」抬頭,一下子卻又烏雲密佈,「一國」萬歲;這邊堅稱支持「兩制」的才算「開明」,那邊又說支持「一國」的才是「愛國」–城大校董會還未決定,港人卻先在這「一國」和「兩制」的價值間,混亂地辯論一番。 (陳昊)
原載《世界日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