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2日訊】 中國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其中包括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又稱創業資本,通常是對一些沒有銀行貸款、股票市場等傳統資金來源的初創公司的投資,風險比較大。由于中國的投資環境尚不完善,外國風險投資不敢大規模進入,許多海外風險投資公司對中國市場仍采取試探或觀望的態度。
美國之音報道,海外在中國大陸的風險投資主要是在高科技方面。尤其是90年代后期美國互聯网泡沫膨脹,搜狐、新浪等中國互聯网公司紛紛准備上市的時候,不少海外風險資本進入中國。美國國際數据技術風險投資公司是最早投資中國的外國公司之一。他們向中國投資了10億美元。另外一家日本公司軟銀行也向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本。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互聯网泡沫的破滅,世界各地互聯网公司的資本市場价值平均下跌了百分之90。
海外風險投資在中國的回報也遠不如預期的理想。比如說,香港摩根亞洲技術投資公司向大陸兩家因特网公司投資3百万美元,原指望這兩家公司的价值會增加兩倍,結果公司反而貶值了。摩根亞洲技術投資公司已決定暫停對大陸注入新的風險資金。台灣的WK 技術投資公司今年一月集資1億美元,但是把投資計划減少到兩千万。
*投資中國風險更大*
除了互聯网泡沫破裂不利于風險投資以外,中國的投資制度不健全,資本市場發展不成熟等諸多因素也妨礙資金流入。
香港匯丰銀行的經濟分析師梁兆基說:“中國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在法規方面不是很完善,對風險投資來說,風險比較大。具體來說,中國國內資本市場還不是一個可以自由流通的市場,受到嚴格的政策性限制。”
中國現行的[ 公司法]對技術入股,無形資產入股等規定不利于風險資本的退出,在電信增值服務領域對外資也有不少限制等等。海外資本因此不敢大張旗鼓地實質性進入。例如總部設在舊金山和香港的蘭德風險投資公司過去几年在中國投資了8家互聯网公司。蘭德在中國有7千万美元的投資計划,但目前在中國投資的8家网站只用了不足1200万美元。中國互聯网產業得到的國外風險投資迄今為止只有20多億美元,僅僅是中國電信紐約上市預期融資額的十分之一。對一個有著兩千多万网民的中國互聯网市場來說,這點風險投資實在不算多。而這有限的20多億美元大都來自國際數据公司、高盛集團和軟銀行三家大戶的風險投資項目。
雖然投資環境不完善致使海外風險投資公司大都對中國抱著摸石頭過河的試探心理,但中國市場對他們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WTO會降低投資風險*
專家預計中國最遲會在明年年初加入世貿組織。丘東曉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海外資本在中國投資的風險會有所減少。
丘東曉又說:“所謂風險是指投資者預計的可能會改變,達不到預計效果。拿投資來說,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會改進政策,跟國際接軌,更加國際化。降低風險的一大步驟。以前對某個領域和企業投資或貿易的開放風險高是因為外商不知道以后的政策會不會變化。這是個風險問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不僅會改善政策而且以后不會往回走。WTO 不允許,從這一點上,會大大降低投資風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