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2日訊】(中央社台北二日電) 大陸考古專家研究周原遺址首次出土的一柄木剷遺跡後指出,三千年前周人已能得心應手使用小木剷。
周原遺址位於陝西省扶風、岐山縣接壤處,保護面積達二十四平方公里。這一帶是周朝的發祥地和西周時期的宗廟區,文物極為豐富,迄今共出土文物數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數量多、銘文多、考古價值高,因此被譽為青銅器之鄉。
據新華社報,上述木剷被棄置在一個周人用過的普通灰坑中,發現時已經完全腐朽成灰,但留下的痕跡卻十分清晰完整。根據遺跡考古專家複製了這柄木剷,形狀像現在野外考古人員使用的小鐵鍬一樣。
專家認為,出現一種生產工具往往引起巨大的社會變遷。發現這柄木剷對研究三千年前周人的生產生活及其生產力水準提供極有價值的考古資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