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7日訊】
劉伯溫的「燒餅歌」是一首甚為準確的預言。這首預言可以在中國傳統的曆書『通勝』中找得到。它的名為何叫做「燒餅歌」呢?在其中也有提及,話說於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內殿裏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便聽到內監會報劉基劉伯溫進見。太祖心想測試劉基一下,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再召劉基入殿晉見。
劉基入殿後,太祖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搯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到了這裏,相信大家可劉伯溫之言而估計得到答案,之後劉伯溫繼續說道:「依臣所見碗中為一燒餅是也。」明太祖也不得不為之讚嘆。燒餅歌當然未完,明太祖眼見他擁有奇門之術,於是便繼續向劉基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
劉伯溫說:「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北已平,國事也步入正軌。雖然皇太子是直系血親所傳承下去的,但皇上仍應該慎防以後子孫手足相殘,兄弟內鬥。還有也要防國土內封侯王爺各據一方,且北方勢力將強大,南方之王室,將會被北方侯爺消滅。」
太祖曰:「朕今都城得以堅固守密,何防之有?」
劉伯溫曰:「臣見都城雖屬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飛入京(指太祖第四子燕王篡位)。」
劉伯溫隨即作歌三首:
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燕王國號永樂)
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
北方胡虜殘生靈,御駕親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諫,生靈遮掩主驚魂。
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
相送金龍復故舊,雲開日月照邊疆。(英宗北狩得還)
太祖曰:「此時天下若何?」
劉伯溫曰:「天下大亂矣。」
太祖曰:「朕之天下有誰亂者?」
劉伯溫答曰:
天下飢寒有怪異,棟樑龍德乘嬰兒,
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
老練金精龍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英宗復闢)
誰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指魏忠賢)(明成祖篡奪江山時,宦官之功勞不小,後來建立了東廠,八千女鬼就是指東廠的宦官)
太祖曰:「莫非父子互爭國乎?」
劉伯溫曰:「非也!樹上挂曲尺(指明朝朱姓),遇順則止(遇順治皇帝而明滅),至此天下未已。」
太祖曰:「何為未已?」
劉伯溫曰:
萬子萬孫層疊層,(萬歷子孫)
祖宗山上貝衣行,
八侯不復朝金闕,(崇禎)
十八孩兒難上難。(明朝從太祖朱元璋至崇禎皇帝共經歷十八位傳人,包括其年號及特徵,都在劉伯溫之預言中。)
劉伯溫隨即卜卦曰:
木下一頭了,目上一刀一戊丁。(李自成亂)
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傑總無春,
戊子己丑亂如麻,到處人民不在家,
偶遇飢荒草寇發,平安鎮守好桂花。(吳三桂)(木下一了就是「李」字,目上一刀指「自」,一戊丁指「成」字,就是說明朝末年李自成自立為闖王,與張獻忠等興兵作亂,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因李自成搶奪其愛妾陳圓圓,三桂大怒之下大開城門引清兵入關,終導政明朝滅亡。)
太祖曰:「偶遭飢荒,平常小醜,天下已乎。」
劉伯溫曰:
西方賊擁亂到前,無個忠良敢諫言,
喜見子孫恥見日,衰頹氣運早昇天,
月缺兩耳吉在中,奸人機發走西東,
黃河涉過鬧金闕,奔走梅花上九重。(崇禎崩於梅山)
太祖問曰:「莫非梅花山有人作亂?朕從今命人看守,又如何?」
劉伯溫曰:「非也。」
劉伯溫曰:
遷南遷北定太平,佐王佐帝定牛星,
運至六百又得半,夢花有子得心驚。
太祖問曰:「大明有六年之國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國師何不留下『錦囊一封』藏在庫內,世世相傳勿遺也,急時有難則開視之可乎。」
劉伯溫亦有些意,於是又歌曰:
九尺紅羅三尺刀,勸君任意自遊遨,
閹人尊貴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秋。
桂花開放好英雄,拆缺長城盡孝忠。(這裡主要說吳三桂將城門打開給北方滿人入關,是明亡之因)
周家天下有重復,摘盡李花枉勞功,
黃牛背上鴨頭綠,安享國家珍與粟,
雲蓋中秋迷去路,胡人依舊胡人毒,
反覆從來折桂枝。(歷史再次出現,吳三桂再一次作亂,最後給胡人平定了)
劉伯溫曰:
水浸月宮主上立,(清字)
禾米一木併將去,二十三人八方居。(八旗軍之編制)
太祖曰:「二十三人亂朕天下八方安居否?」
劉伯溫說:「臣罪該萬死,實不敢隱瞞真象,明朝共業輾轉演變至此,早就滅亡許多年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