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紀元8月1日訊】截至7月31日﹐滬深A股市場共有98家公司中期預虧﹑66家公司業績預警。雖然它們都對此作了說明﹐但我們發現﹐上市公司的預虧預警公告往往只有寥寥几句﹐有的有少許解釋﹐有的根本沒有解釋﹐所強調的虧損或業績滑坡原因也主要集中在行業﹑市場﹑政策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
但投資者有理由對其報告產生這樣的質疑────既然上半年國民經濟保持了7.9%的高增長率﹐投資者又普遍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預期良好﹐但首次實行預警制﹐就有高達60多家的企業預警業績大幅滑坡﹐有些甚至是清華紫光﹑天鴻寶業﹑中農資源這些績優股或上市不久的新股﹐實在令投資者迷惑不解。
質疑一 股市中還會有“藍籌股”嗎
深康佳預虧了﹐這是連續8年的績優股﹐1999年的每股收益達到了0.91元﹔清華紫光預警了﹐這是股價曾上百元的明星股﹔還有航天科技﹑蘇州高新等﹐這些上市公司基本代表了某個行業或某個高科技板塊﹐是眾多上市公司中“藍籌”的象征。連這樣的公司業績都大幅度下降﹐市場還有真正適合價值投資的品種嗎﹖當然﹐由于企業和行業的周期是密不可分的﹐永遠保持高速增長的企業不會有﹐但沒有持續穩定的成長性﹐而僅僅有跳躍式業績的公司是難成“藍籌”的。
質疑二 為何資金充足業績也要滑坡
在預虧預警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0多家是去年以來才上市的公司。尤其像天鴻寶業﹑長運股份﹑中農資源都是今年剛上市的新股﹐天鴻寶業因其奧運概念﹐股價曾達到了40元以上﹐這些股票業績的大幅滑坡真讓投資者無法理解﹐半年前它們還“績優”呢﹗還有剛融資就“變臉”的。預警公司中﹐有20多家公司曾在去年以來實施過再融資﹐如煙台發展﹐今年3月配股﹐日前卻表示“由于有關股權轉讓問題發生爭議﹐公司中期財務報告無法合并其權益﹐致使本公司中期業績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大”。如此種種﹐讓投資者防不勝防。
質疑三 為何“老面孔”這么多
在今年的預虧公司中﹐以去年或歷年虧損的老面孔居多﹐共有69家﹐約占總數的71%﹐尤其是ST﹑PT一族﹐多達40家。盡管目前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已經啟動﹐PT水仙﹑PT粵金曼已經退市﹐但是這種退市實質上更加傾向于政策的威懾力﹐部分資產質量低劣的上市公司通過重組維持上市資格的可能依然存在﹐因此只有堅決淘汰那些行業衰落﹑資不抵債﹑連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才能保証上市公司成為我國各大行業的排頭兵和先進生產力的杰出代表。
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上市公司質地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股市的健康發展。這些預虧預警公告公布后﹐股價應聲而落﹐是市場對質疑的最好回答。該是上市公司多從內部經營管理找原因﹐加快培育核心競爭能力﹐盡快提升業績的時候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